词条 | 河中府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河中府唐代设置的行政区。金、元两代沿置。《旧唐书·地理志》:“河中府:隋河东郡。武德元年(公元618年)置蒲州,治桑泉县,领河东、桑泉、猗氏、虞乡4县。二年,置蒲州总管府,管蒲、虞、泰、绛、邵、浍6州。三年,移蒲治河东县,依旧总管府。其年,置温泉县。九年,又置都督府,管蒲、虞、芮、邵、泰五州,仍省温泉县。其年罢都督府。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割虢(guo)州之永乐来属。十七年,以为虞州之安邑解县、废泰州之汾阴来属。开元八年(公元720年)置中都,改蒲州为河中府。其年,罢中都,依旧为蒲州,又与陕、郑、汴、怀、魏为‘六雄’。十二年,升为‘四辅。’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河东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为蒲州,割安邑属陕州。三年四月,置河中府,析同州之朝邑,于河西盐坊置河西县来属。元年建卯月,又为中都。元和三年(公元808年)复为河中府。旧领县5,户36499,口173784。”《元史·地理志》:“河中府,唐蒲州,又改河中府,又改河东郡,又仍为河中府,宋为护国军,金复为河中府。元宪宗在潜置河解万户府,领河、解2州,河中府领录事司及河东、临晋、虞乡、猗氏、万泉、河津、荥河7县。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省虞乡入临晋,省万泉入猗氏,并录事司入河东,罢万户府,而河中府仍领解州。八年,割解州直隶平阳路,河中止领5县。十五年,复置万泉县来属领6县:河东、万泉、猗氏、荥河、临晋、河津,州9:(绛、潞、泽、解、霍、、沁、辽、吉)。” 河中府见《长春真人西游记》,即邪米思干(寻思干)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