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法服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法服即衮冕服帝王祭祀郊庙所穿的衣服。《资治通鉴·齐纪》: “初以法服、御祀南郊。” 胡三省注: “法服,衮冕以见郊庙之服。” 法服fǎfú❶礼制规定的不同等级、不同场合应该穿着的衣冠服饰。《孝经·卿大夫》:“非先王之法服不敢服。”《汉书·贾山传》:“故古之君人者于其臣也,可谓尽礼矣;服法服,端容貌,正颜色,然后见之。”宋孔平仲《珩璜新论》卷四:“魏明帝常著帽被缥绫半袖,扬阜问帝曰,此于礼何法服也,帝默然不答,自是不法服不见阜。”《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宰执百官,皆服法服,其头冠各有品从。”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一:“历诋韩、欧、苏、曾六家之文,深文周内,不遗余力。谓韩伤易而近儇……惟柳如冕裳佩玉,犹先王之法服。” 法服合乎法定礼仪的服装。依礼制,祭祀用冕服,朝会用朝服。历代王朝开国之初,照例要重订衣冠制度,以作为臣民衣着的依据。凡不合于此,即为非正式服装。正式场合禁穿,否则会被视为失礼。如《晋书·五行志》载,魏明帝着绣帽,披缥纨半袖,以见直臣。杨阜谏曰:“此礼何法服邪?”。因半袖之服且用缥色,皆非正服,私居中可穿,但正式会见时则不可穿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