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法相岩公园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法相岩公园位于武冈市法相岩路23号,居赧水南岸。法相岩——云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总面积0.13平方公里。属典型的岩溶地貌。岩壑纵横,苍林浩瀚,奇花纷飞,景色万千。据清《一统志》载: “宝方山在州东南五里,一名宝胜山,又名资胜山、法相岩。” 唐宋以来即为游览胜地。法相岩为大型溶洞。洞名取佛经《大乘义章》 中 “一切世谛,有为无为,通名法相” 意。洞内有栖真、上屏、太保、朝阳、迎阳、芙蓉、隐仙、花乳等8个分洞,各洞皆镌有洞名。除花乳洞外,其余七洞相连,回曲幽邃,四通八达。洞中钟乳倒悬,怪石嶙峋,多具形象,妖娆夺目。主要景点有天柱石、云根石、蓄龙眠迹、擎天一柱、龙宫、五蛇出洞、千丘田、石马恋槽、金龟觅食、玉女妆台、岩山飞瀑、瞻花楼、珍珠宝塔、石林胜景等。芙蓉洞口有溪流潺潺而入,与岩内泉水相接,贯岩向西,可泛小舟。洞外古木参天,绿荫如盖,石壁陡峭。岩旁原有宝方山寺,1958年被毁。洞内外存宋至清代摩崖石刻70余处,多为宋、明、清三代文人墨客手迹,草、楷、隶、篆齐全。“碧玉簪”三字如斗,系北宋翰林学士楼钥书丹。“洞开” 二字传为诗僧黄山谷手迹。南宋开禧三年(1207) 州牧官吴中书《金刚经》偈语40字,书法篆中带隶,拔俗而独成一家,为研究中国书法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法相岩石刻”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法相洞天” 为旧都梁十景之一。园内另有中山堂、李明灏别墅、宝方山革命烈士纪念碑等景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