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冯太后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冯太后438—491北魏文成帝拓跋璿的皇后,汉族人。魏文帝拓跋弘继位,尊为太后。公元466年诛灭专揽朝政的丞相王乙辉,第一次临朝称制。公元476年太后毒死魏献文帝,年幼的魏孝文帝即位,再次临朝执政,从此在魏国进行了一系列封建化的重大改革。首先她禁止鲜卑同姓相婚,以清除鲜卑族内部的氏族制、奴隶制残余。其次于公元484年颁行俸禄制,以限制官员对百姓的盘剥。第三发布均田令,基本上是一种处理农民开垦荒地的措施,鼓励耕种并限制土地兼并。第四实行三长制,这是北魏仿汉制实行的基层政权组织形式,三长为邻、里、党长,职责是检查户口,审定户籍,分配土地和征发徭役、兵役。冯太后所推行的改革措施受到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对,但由于冯太后的势力及处理宗室矛盾的高明手段,改革措施还是推行了。冯太后生活俭朴,反对奢华。公元486年,孝文帝在冯太后直接指导下,开始亲政,他的汉化政策主要秉承冯太后的意志。冯太后称制二十五年,她的改革举动,成为北魏汉化的里程碑 (见 《魏书·后妃传》)。 冯太后442—490北魏文成帝皇后。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献文帝。孝文帝时临朝听政,太和年间曾改革吏治,颁行俸禄制度,推行三长制、均田制,巩固了封建统治,增加国家收入。临朝25年,死后溢文明太皇太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