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法衣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法衣fǎyī❶僧侣所服依佛法制作之衣。即袈裟。佛教法衣有三种,总称“支伐罗”:一曰“僧伽梨”,即大衣,用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成;二曰“郁多罗僧”,即上衣,用七条布片缝成;三曰“安陀会”,即内衣,用五条布片缝成。后亦指道士作法时所服之衣,长身大袍上绣图案。《法苑珠林》卷三五:“出家著法衣,威仪具足,舍离烦恼而复得一切种智入其身内。”《释氏要览》卷上:“律有制度,应法而作,故曰法衣。”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三:“隋炀帝为晋王嚫戒师衣物有:圣种纳袈裟一缘、黄纹舍勒一腰……又施天台山飞龙绫法衣一百六十领。”《西游记》第六十七回:“那道士,头戴金冠,身穿法衣。”《水浒传》第四十七回:“却看杨林头带一个破笠子,身穿一领旧法衣,手里擎着法环,于路摇将进来。”《醒世姻缘传》第六十四回:“众尼僧都穿了法衣,拿了法器,从‘狱中’将素姐迎将出来。”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