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
泾县位于皖南山区,南依黄山、西临九华山,隶属安徽宣城地区。因境内青弋江古称“泾水”而得名,亦有“泾川”、“泾溪”之别称。泾县多丘,其古镇古村多藏于山道蜿蜒处,目前,通往泾县各主要古镇的道路基本是县级或乡级公路。泾县古为扬州城,秦属鄣郡。汉初置泾县,以后历代辖区及隶属多有变更。
泾县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
泾县古民居以其绚丽的手笔,写下建筑史上辉煌诗篇。《安徽省皖南古民居保护条例》颁布后,泾县经普查发现千余座古民居。录入《泾县古民居名录》的857处,主体建筑物(不包括边屋)969座,建筑面积29.56万平方米,其中明代109座,清代846座,还有少量民国初期建筑物。这是一批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研究古代建筑、雕刻、书画和园林艺术有重要参考价值。
泾县古民居是历史的积累,据数十种宗谱记载,由北方迁来的姓氏始于汉、唐,历代迁入者以宗族聚居形成自然村落。
泾县古民居吸收了外地的多种文化,主要受徽派建筑、北方殿宇和苏浙园林的影响,经过长期融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其主要特征是屋宇高大宽敞,占地面积很大。门墙及前厅壁上用特别的水磨花砖饰面,黑白相间的自然纹理拼成山水、云树和鸟兽等图案,素雅别致。精打细磨的白石门坊上首,嵌砌矩形石额,内刻“大夫第”等斗方大字,下部还有对称的青石墙裙。祠堂、府第和庙宇门前,还有石柱、石狮和旗杆石等构件,给人们以庄严肃穆之感。
泾县的古镇主要有陈村、桃花潭村、查济、厚岸、茂林等几处村镇。黄田乡的黄田村,40余座古宅布局整齐,形制相似,据传是从清代工部引来图纸建造的。其中“笃诚堂”外形酷似轮船,院墙将溪水分为两股,行驶在历史的长河中已有150余年,被人称为“洋船屋”。
江南第一漂:徽水河流经泾县的最后一段,上起乌溪姚村,下止黄村平坦,由早雾山、燕子笼、五雀岭三大景区组成,全程16.2公里。景区内河道蜿蜒曲折,两岸奇峰异石千姿百态,风光绮丽,著名景点有刁潭古印、蟹形山古墓群、胡老湾冲浪、野猪棚、马影石、断桥双水等。
云岭: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景点有司令部旧址种墨园、军部大会学、修械所、中村教导总队等。
章渡吊栋阁:位于桃花潭下游,建于明末清初,至今有300多年的历史。老镇在建筑上以依山傍水布局,沿江边上街、下街的房屋分上下两层,采用木柱凌空架阁的方式建造,俗称“吊栋阁”、“江南千条腿”。每当天气晴好、风和日丽之时,“江南千条腿”倒映在清澈平静的江面上,宛如一条巨龙在江中闲游。
水西双塔:位于泾县水西风景区,由大观塔和小方塔组成,为典型的宋代建筑。
泾县是宣纸发祥地,也是宣纸惟一的正宗产地。泾县所产宣纸质量精妙绝伦,不蛀不腐,有“千年寿纸”之美誉,为中外书画名家所珍爱。
泾县古镇中均有当地人开办的旅馆,其中尤以陈村的家庭旅馆比较发达,一般可在古镇当地解决住宿问题。
泾县没有直通的火车,可乘火车在芜湖市和宣州市下车,两市均有直达泾县的班车,坐两个小时左右的汽车即到泾县。泾县周边城市如芜湖市、宣州市、宁国市、绩溪县、黄山市等,都有直达泾县的公交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