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洛阳伽蓝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洛阳伽蓝记

文集。东魏杨衒之 (?—555)撰。五卷。杨衒之,一作阳衒之,北平(今河北遵化)人。曾官奉朝请、期城郡太守、抗军府司马、秘书监等职。衒之因于武定五年(547)行役,重览洛阳衰落景象不禁黍离之感。“见寺宇壮丽,损费金碧,王公竞相侵渔百姓,乃撰《洛阳伽蓝记》,言不恤众庶也。”(《广弘明集》)此为作意甚明。 “伽蓝”为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指僧人所居之园林佛寺。故此书通过洛阳诸寺庙的建置,追忆北魏京洛四十余年兴衰迹象,记述许多当时政治、历史、人物、风俗、地理、文化以及传闻故事。多为实录,亦兼讽谕。此编通过四十多所寺庙规模宏大的建筑和洛阳城内外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寺宇的概述,全面描绘出北魏佛法极盛时期的历史概貌。在庄严的佛法、辉煌的寺塔建筑背后,深刻揭示出北魏王朝对人民的肆意掠夺,政治腐败,诸王废立,人主倿佛,权臣专政,宦官肆虐,僧尼猥滥,人民惨遭侵渔,倍受涂炭的景象。其中如白马寺的记载,宋云西行求法故事都是佛教文学的珍贵史料。此书内容包罗宏富,取材真实,既长于历史考述,亦特讲究文采。故一般学者颇为重视,且为“拓跋别史”。就其记述寺宇工艺之精巧,园林风物之盛美,人情掌故之丰盈,皆极简练而富有文学性,可与郦道元《水经注》媲美。有明嘉靖间如隐堂本,汲古阁《津逮秘书》本,《四部丛刊》本,一九五八年科学出版社周祖谟《洛阳伽蓝记校释》 (中华书局1963年再版),一九五八年古典文学出版社范祥雍《洛阳伽蓝记校注》本,为易得的今人注本。

《洛阳伽蓝记》luoyang qielanji

北朝散文著作。作者北魏杨衒之,北平(今河北遵化)人。东魏武定五年(547),因行役重过洛阳,见“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庙塔丘墟”,“恐后世无闻,故撰斯记”。“伽蓝”是梵语“僧伽蓝摩”的省称,即佛寺的别名。全书5卷,分叙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各地70多处佛寺的建筑规模及兴废始末,也记录了有关的政治历史事件、社会经济情况,以及风俗人情、神话异闻、歌谣音乐等。如末卷叙宋云与僧惠生向西域取经170部事,历载所经各国风土人情。有的篇目也讽刺了北魏王侯穷奢极欲的生活。全书善于用简短的文字叙事写人,条理清晰、生动形象。今人范祥雍有《洛阳伽蓝记校注》。

洛阳伽蓝记

古代城市地理名著。北魏杨衒之撰。其主要记述北魏都城洛阳佛寺的兴废,亦兼及当时的政治、人物、风俗、地理等。伽蓝为古梵语,全名僧伽蓝摩,意为僧众所住园圃,故以称僧寺。洛阳城在东汉时始建白马寺。北魏时佛寺陡然大增,多至千余所。东魏时迁都邺城,洛阳城残破,佛寺毁废。武定五年 (547年)杨衒之重归洛阳,大为感叹,故撰此书以记之。全书分为五卷,追述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所建较大规模的佛寺四十余所,前有序记洛阳城布局,系统完备、方位准确,由其所载可正确绘出北魏洛阳城图,标列伽蓝及宫殿、官署、里坊等,对研究古代都城及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据唐刘知几《史通》所言,原书分为正文、子注两部分,后二者混而为一。清时学者曾试图加以分别,然颇为不易。今通行本仍通为一体。


洛阳伽蓝记

北魏杨衒之撰。分城内及四门之外共五卷。追叙北魏盛时洛阳城内外伽蓝(梵语佛寺)的兴隆景象。兼叙尔朱荣乱事及有关之古迹、艺文等。于当时豪门贵族、僧侣地主的骄奢淫佚有讥讽之意,其中所引《宋云家记》叙宋云与僧惠生出使西行,为研究中外交通的重要资料,文字简明颇有特色。第五卷城北记宋云惠生向西域求经之事,保存了古代中印交通的重要资料。

洛阳伽蓝记

城镇志。魏杨衒之撰。五卷。衍之,史书无传。其事迹略见于唐释道宣《广弘明集》卷六《王臣滞惑》篇。道宣称衒之为北平(今河北满城)人。官抚军府司马,元魏末为秘书监。因见北魏皇族、官吏穷奢极欲,借修佛寺,大肆侵渔人民,乃撰此书予以揭露。约成于武定五年(547),三万余字。分洛阳为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五区,共记永宁、建中、长秋、瑶光、景乐、胡统、景林、龙华、宗圣、庄严、宝光、白马等四十三寺,和宋云惠生使西域,以及京师建制与郭外诸寺状况。该书虽以记北魏洛阳佛寺为主,而实际侧重于当时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以及传闻故事等。故对研究北魏洛阳都城的建制、佛寺的修筑和历史古迹等均有重要价值。卷五所载宋云、惠生使西域一节,与晋《法显传》和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同为研究古代中亚地理、历史及中外文化交流的宝贵史料。作者熟悉当时掌故,长于著述,叙事简括,文笔隽秀,可与郦道元《水经注》相媲美。该书既是地理书,又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极好的文学著作。其刻本较多,明有《如隐堂》本,毛氏汲古阁刻《津逮秘书》本,清王谟辑校《汉魏丛书》本,1955年中华书局出版周祖谟校译本。

洛阳伽蓝记

北魏时期的地理名著。五卷。北魏杨衒之撰。杨衒之(生平不详),北平(今河北保定)人。此书卷首署作者官衔是魏抚军府司马,书中自述永安中(528—529)“衒之时为奉朝请”,“武定五年(547)余因行役,重览洛阳”。《广弘明集》卷六《叙列代王臣滞惑解》引述古来王臣批评佛法者二十五人为《高识传》,其中有杨衒之,说是北魏末的秘书监。北魏大兴佛寺,孝文帝拓跋宏时期,寺庙增至一万三千余所,后又增至三万余所,僧尼二百万。洛阳一地在佛寺最多时达一千三百六十七所,后来迁都邺城,洛阳残破,余下的佛寺尚有四百余所。作者重游洛阳时,见城郭崩毁、宫室倾覆、寺观灰烬,颇有所感。他写此书目的在于批评佛的虚诞与耗费。名为伽蓝记,实际是从洛阳城市的盛衰过程,提出北魏王朝兴亡的历史教训的问题。
全书以记述洛阳佛寺为重点,按佛寺的城区分布为划分范围,叙事简明完整,文笔浓丽秀逸。卷一城内,卷二城东,卷三城南,卷四城西,卷五城北,五卷共记洛阳大小佛寺八十余所。对洛阳佛寺建筑园林,对洛阳城的建制以及历史古迹多有记述与描绘。卷一“永宁寺”条除了寺本身的介绍外,还较多地叙述了尔朱荣、尔朱兆兄弟弄权起兵的经过,因为尔朱荣曾集合兵马于永宁寺,尔朱兆曾囚禁魏孝庄帝于此寺。这些变乱的事记载得委曲详尽,多足与史传相参证。其他古迹艺文以及外国土风道里,采摭繁富,也足以增广见闻。卷四“法王寺”条,着重描写了王子坊的园宅富丽。书中所写的北魏统治阶级的腐化堕落,挥霍浪费,都是事实。由佛寺而涉及北魏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文化等方面情况,书中都有所反映。这部书内容涉及到北魏王朝兴衰的全过程,其中不少史料可补正史《魏书》的不足。此书经过作者精心撰著,成为一部体系完整的作品。根据书中的记载,可以很正确地绘出北魏都城洛阳的地图,在这张地图上可以按照城门方向、城内外里坊远近正确填出书中述及的许多佛寺以及宫殿官署名胜古迹的位置。这正反映出此书文字记载的系统与条理有很大的正确性,也进一步说明此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特别还得提到的是卷五“闻义里有敦煌人宋云宅”下,摘录《惠生行记》,并据《道荣传》略加补充,保存了宋云等人西行的重要史料。北魏神龟元年(518),胡太后遣洛阳崇立寺僧惠生向西域取经,并遣俗人宋云任使者同行,两年后回洛阳。宋云撰有《宋云家纪》,惠生撰有《行记》,还有一个与他们同行或先后西行的道荣,也有这方面的记载。可惜这些著作已全部佚散。幸好《洛阳伽蓝记》中有这方面的记载,才使人们对于法显之后、玄奘之前的宋云西行这一中外交通史上的重要事实有个比较具体的了解。
传世刻本较多,有“如隐堂”本、“古今逸史”本、“汉魏丛书”本、“学津讨原”本和日本大正藏经本等等,源流不同,各有长短。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版的范祥雍校注的《洛阳伽蓝记校注》本,以如隐堂本为底本,而以汉魏丛书本等参校,并搜辑其他类书或古籍中引用有关此书者以资校助,是目前尚称完善的版本。

洛阳伽蓝记

书名。北魏杨街之撰。五卷。记北魏洛阳城内外伽蓝(佛寺)盛景及豪门权贵、僧侣地主之骄奢。内容涉及政治、人物、风俗、地理、传闻、艺术及苑囿建筑等,商业繁盛、贸易及外商活动情况亦颇多记载。且载有尔朱荣之乱。所引《宋云家记》为研究中西交通史重要资料。注本颇多,以清吴若准集证校本为好。近人周祖谟、范祥雍均有校注本,考证颇精详。

《洛阳伽蓝记》

5卷。记述洛阳城外48寺的建置兴废,语言简洁,叙述生动,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有《四库全书》本。

《洛阳伽蓝记》

佛教史书,散文著作。北魏杨衒之撰。杨衒之,杨一作阳或羊,北平(今河北满城)人。曾任奉朝请、抚军府司马、秘书监、期城郡太守等。所撰《洛阳伽蓝记》,分城内及城东、南、西、北共五卷,主要内容是追叙北魏京师洛阳40年间佛教寺塔的兴废,记述了许多与此有关联的军政要事、传说故事及风俗习惯。在客观叙述过程中,暴露了统治者骄奢淫逸的生活及侵渔百姓的罪恶。本书不仅具有史学价值,而且记叙宛转有致,文辞械丽透逸,骈散结合,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洛阳伽蓝记》

地志类史书。北魏杨衒之撰。全书共5卷,以洛阳佛寺所在区域,分卷记之。卷1为城内;卷2为城东;卷3为城南;卷4为城西;卷5为城北。共记大小佛寺80余个。作者追忆北魏盛时洛阳城内外伽蓝(梵语佛寺)的兴隆景象,也记叙了宫廷的变乱,诸王的废立等北魏孝文帝以后的一些史实。书中所述宋云西行求法等记载,是了解6世纪初中亚交通和中国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文化交流的重要史料。较为通行的版本有三种。

《洛阳伽蓝记》

中国佛教著名书籍。北魏杨衒之(亦作阳或羊衒之)所作,以记述北魏洛阳495年~535年佛教寺院兴衰为纲,还记述有当时洛阳的经济、政治、文化、人物风貌、风俗习惯、地理沿革和社会传闻等等。全书共分城内、城东、城南、城西、城北5卷,依次记述洛阳地区一些较大佛教寺院40多个,还附带记述其他佛教寺院40多个。这些记述对研究北魏时期的社会状况、政治生活、宗教信仰、城市建筑、民情民俗等等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杨衒之有很高的文学素质,他这部作品具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此书在中国流传相当广,对后世包括对近现代,也很有影响,是研究佛教与佛寺演变的重要佛教书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5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