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洪升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04 洪升1645—1704清代戏曲作家。字昉思,号稗畦,又号南屏樵者,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七年(1668)入国子监肄业,次年返乡。从康熙十三年(1674)到二十九年(1690),又在北京渡过16年“卖文供贳酒,旅食转依人”(陈訏《寄洪昉思都门四首》)的生活。其间升父起鲛“被诬遣戌”,曾奔归家中,奉侍北行。康熙二十七年(1688),传奇《长生殿》定稿,四方传抄搬唱。次年,因佟皇后丧期演出《长生殿》,被御史黄六鸿弹劾下狱,革去国学生籍。三十年(1691)回到杭州。晚年抑郁寡欢,放情于湖光山色。后乘船经乌镇,酒后失足落水而死。洪升早年师事陆繁弨、沈谦、毛先舒,这些人多是心怀明室、不求仕进的学者、文学家。在京师又向王士祯、施闰章学诗,提高了文学修养。交游多中下层文人,“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无不心折。”(徐麟《长生殿序》)《长生殿》中的民族感情和民主意识,可谓其来有自。洪升共作传奇9种,除《长生殿》外,还有 《回文锦》、《回龙记》、《锦绣图》、《闹高唐》、《孝节坊》、《天涯泪》、《青衫湿》、《长虹桥》。杂剧1种,即《四婵娟》。今仅存《长生殿》与《四婵娟》。《四婵娟》仿徐渭《四声猿》,由4个单折短剧组成,写古代四个才女。另有诗集《稗畦集》、《稗畦续集》和 《啸月楼集》。 洪升清初戏曲作家。浙江钱塘(今杭州)人,生于清顺治二年(1645),卒于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早岁即能写诗。24岁进国子监就学,并拜清代著名诗人王士祯为师,诗词散曲造诣很深。王嗣槐的《洪氏寿宴序》中说他“才绝时人,文倾流辈”,但性情孤傲,不随流俗,终生未做官,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国恤”期间演出所作《长生殿》,被劾入狱,革去国学监生。作有传奇《长生殿》等12种,大都失传,现仅存《长生殿》、《四婵娟》2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