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流沙坠简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217 流沙坠简罗振玉、王国维合著,共3册。1914年出版,1934年校正重印。该书选录我国敦煌等地出土的简牍、纸片、帛书等580枚,有释文及考释,其中大多为汉简,分为小学术数方技书、屯戍丛残、简牍遗文3部分。全书以第二部分最为重要,收录最多,对汉代屯戍、烽燧等制度,都有较详的考释。 流沙坠简近代研究汉简著作,罗振玉、王国维撰。3册。1914年出版,1934年重印。据法国人沙畹书中照片选录斯坦因在敦煌等地盗掘简牍,帛书等588枚。有释文、考释。为近代学者研究简牍的开端。 流沙坠简❶不分卷。法国沙畹撰。光绪末叶,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我国甘肃、新疆,得汉晋及唐简册约二千件,交予沙畹考释。于是沙畹同在巴黎的中国学者吴勤训、魏怀二人一起对此进行排比整理,选其中文字可辨识的作考释,编辑成此书。全书分为三篇:汉简、晋简、唐简。后附写真及索引勘误。 《流沙坠简》有关汉晋西域简牍文书的影印考释专著。本世纪初,外国探险家在罗布泊、尼雅、玉门关等地发现了大量汉晋木简、缣纸文书。法国学者沙畹将这些木简、缣素文书的照片寄给寓居日本的罗振玉和王国维,二人加以分类考释后,于1914年结集出版。此书是我国学者研究汉晋木简和缣纸文书的开山之作。玉门、海头、楼兰、尼雅的汉晋文书都用汉文写成,都是屯戍西域的将士及其家属的遗物,可以研究汉族迁居罗布泊周围的历史。 流沙坠简有关汉晋西域简牍文书的影印考释专著。 流沙坠简考释汉晋简牍的专著。罗振玉、王国维撰。三卷。1914年出版。1934年校正重印。据法国人沙畹书中的照片,选录*斯坦因在我国敦煌等地盗掘的简牍、纸片、帛书等,共五百八十八枚进行考释。其中大多为汉简,少数为纸片、帛书和晋代及其以后的简牍。全书由小学术数方技书;屯戍丛残;简牍遗文;补遗等部分组成。书前有罗振玉、王国维所撰序。书后有附录和烽燧图、表等。第一部分所收为《急就篇》、历谱、医方等;第二部分是对汉代屯戍、烽燧等制度的考释;第四部分则选录*斯坦因在尼雅盗掘的晋初木简; 《附录》则是日人桔瑞超在罗布淖尔盗掘的简牍及纸片, 以李柏文书而著称。以第二部分为最重要,分量也最多。本书对玉门方位的确定、西域二道之分歧以及海头、楼兰地理位置诸问题的研究均有重要参考价值。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