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浮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浮桥用船、筏等联结而成的桥。《诗·大雅·大明》: “文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不显其光。”这里言周文王在渭水上架浮桥迎亲。《初学记》引《春秋后传》: “赧王三十八年(前277 ),秦始作浮桥于河。” 《史记·秦本记》载,秦昭王五十年(257)“初作河桥”。《正义》曰: “此桥在同州临晋县东,渡河至蒲州,今蒲津桥也。”同州在今陕西大荔县。此桥也是浮桥。北周庾信《忝在司水看治渭桥》: “跨虹连绝岸,浮鼋续断航。”即写渭水上的浮桥。明洪武五年(1372)、九年、十八年,在兰州三次架设浮桥。架设浮桥与古代的技术条件相适应,且架设快,便于急用。 浮桥pontoon bridge又称“舟桥”。用船只、木筏或浮箱作为桥面或桥墩的特殊桥梁。对通航河流中心可设开启孔。用于水陆交通不甚频繁、洪水季节可中断的交通之处,或急需临时通车时采用。由于拆装方便,常制成标准化浮箱和桁梁。可作为军用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