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海地Haiti

拉丁美洲国家。位于西印度群岛海地岛西部,东邻多米尼加。面积27750平方公里。人口610万(1988年),黑人占90%。多信天主教。法语为官方语言。首都太子港。全境3/4面积是山地,“海地”为印第安语,原意是“多山之国”。属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150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697年割让给法国。1804年独立,为世界上第一个黑人共和国。经济以农业为主,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海地

面积2.77万平方公里。人口658万。黑人占90%,余为黑白混血种人。官方语言为法语。90%居民通用克里奥尔语。80%居民信奉天主教。农村盛行伏都教。首都为太子港。位于西印度群岛海地岛西部。东邻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望古巴和牙买加。为东加勒比海岛国。海岸线长1080公里。全境3/4为山地,仅沿岸与沿河有狭窄平原。拉萨尔山脉的拉萨尔山,海拔为2680米,为全国最高峰。主要河流有阿蒂博尼特河,该河谷地区为重要农业区。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属热带草原气候。年平均气温24~26℃。5~11月份为雨季,余为旱季。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

海地

拉丁美洲岛国。全称海地共和国。1804年1月1日独立。位于加勒比海北部,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西部。海岸线长1080km。面积27797km2,人口734万(1996年估计)。首都太子港。国土主要由2个向西伸展的半岛(北部半岛和南部半岛)组成。中间为戈纳夫湾。全境3/4为山地。南部半岛有奥特山脉和塞勒山脉,最高峰2674m。地处18°~20°N,气温年变化不大,年均气温22~28℃。北部迎东北信风,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降水量1500~2500mm;南部背风,属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量约1000mm。是世界上第1个取得独立的黑人国家,也是世界上经济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以农业为主。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为29.1亿美元,人均国民收入396美元。1997年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1%。1997年汇率:1美元=17.31古德(海地货币);官方汇率为1美元=5古德。工业基础薄弱。1980年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至1994年下跌到只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全国近2/3人口从事农业生产。1994年农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1.3%。可耕地面积55.5万hm2,其中12.5万hm2为可灌溉地,但只有半数有灌溉系统。粮食不能自给。旅游业是外汇主要来源之一。自1991年海地政变后,旅游人数大为下降,1988~1989年游客人数为15万人次,而1992~1993年仅为4万人次。交通以公路为主。公路总长3200km。其中铺面公路600km。铁路总长240km(只用于运输甘蔗)。海地航空公司有飞机35架,首都有国际机场。7~13岁儿童可享受免费义务教育,但只有20%的儿童完成小学教育。1995年有56%的儿童登记入学。城市成人文盲率为57%,农村则高达85%。有海地大学等7所高等学校。海地2002年7月人口830.4万。独立日1月1日。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28.23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0.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40美元。通货膨胀率39.3%。失业率70%。2003年工业、农业产值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6.46%、44.06%。

海地Haiti

加勒比海上的 一个共和国,1963年人口为450万,面积为10748平方英里,占有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三分之一的土地。1843年以来,该岛东部三分之二的土地为多米尼加共和国。因此,该岛是世界上唯一包含有两个主权国家的岛屿。海地在反对法国统治 3年之后于 1804年获得独立。1911年,海地爆发革命,美国为了保护其在海地国家银行和国家铁路公司中的经济利益以及防止欧洲进行干涉,于1915年出兵干预。从此以后,美国人开始在海地政府中任职,控制了海地的公共工程、卫生、金融和治安事务1922年,美国总统任命约翰·H·拉塞尔为驻海地高级专员,对公路、水利灌溉和卫生工作的改善实施监督。 年,美国各银行提供了1600万美元贷款,用于上述改善措施。根据1916年和1924年与海地签订的条约, 美国军陆战队留驻海地。1934年,第一届F·D·罗斯福政府实行“睦邻政策”时海军陆战队才撤出海地。占领海地是“金元外交”的一部分, 拉丁美洲国家击这种做法是“扬基帝国主义”。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7: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