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塞1877~1962
德国20世纪著名作家。父亲是传教士。他自幼在浓厚的宗教气氛中长大,接受了比较广泛的文化熏陶,中学未毕业即走入社会谋生,自学成才,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1904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是他的成名作。它描写了一个有才华的青年音乐家从农村来到城市,由于忍受不了社会的虚伪和冷酷,最后回到故乡,在纯朴的人民和美丽的大自然中找到了温暖。
此后,海塞专门从事创作,写出了大量作品。《在轮下》(1906年)抨击了德国的教育制度。《荒原狼》(1927年)通过写一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作家,在忍受现实的压抑和本能的反抗之间的感情冲突,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德国的现实和一般中年知识分子的孤独、彷徨和苦闷。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海塞因为反对战争而为当时德国统治阶级所不容,侨居瑞士,并在1923年取得瑞士国籍。海塞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东方之行》(1932)和《玻璃球游戏》(1943)是试图从东方和西方的宗教、哲学思想中寻找理想世界的努力。《玻璃球游戏》是海塞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历经13年创作而成。作家把传统的欧洲古老文化与古代东方的文明糅合在一起,写出了一个既敢于冒险又忠于人道主义的两重性人物克乃西特。
海塞的小说主要从精神和心理领域来描写和分析他所处的资产阶级社会。在创作方法上他受浪漫主义诗歌和心理分析学的影响较大。他在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海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