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丞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丞官名。佐官之名。始置于秦。初县在令之下设丞。《史记·商君列传》: “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31县。” 《广雅》: “县令、丞之官始此,令,命也,告也,律也,法也,长也; 使为一县之长,以行诰命法律也。丞,翊也,副2也。”汉以后各代从中央到县许多机构中均置丞官,其秩大小不一 《旧唐书·职官志》: “殿中省……丞2人,从五品上……掖廷局……丞3人,从八品下。”至清代内阁、各部及府均置丞,为一部佐吏。《清史稿·职官志》: “宗人府……府丞,汉1人,正三品……顺天府……尹,正三品; 丞,正四品。民政部……左右丞,左右参议各1人。” 丞官名。多作为佐官之称。汉代除中央各部门有丞外,所属各官署均有令、丞。县令下亦有县丞。唐宋时,尚书省仆射之下设左右丞。清末内阁及各部长官亦置。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