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港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海港

中国历史上的海上贸易港口。从汉代开始,海上贸易开始出现,番禺(今广州市)成为最初的港口。唐代海上贸易繁荣,开元二年(714年)在交州(在今越南境内)、广州设市舶司,系官方管理的海上贸易港口,南洋和西洋海商船舶往返不绝。在对日本贸易方面,登州 (今山东烟台市)成为中日海路往来的中心。宋代的广州、泉州、明州 (今浙江宁波)、杭州、密州(今山东胶县)相继设提举市舶司,管理海上贸易。以后又相继在华亭县(今上海松江县)、温州、海盐县澉浦设市舶机构。元代在泉州、庆州 (今浙江宁波)、松江、澉浦、广州、温州、杭州设市舶提举司管理海港。明初设广州、泉州、宁波市舶提举司,管理朝贡贸易。正德十三年 (1518年) 以后相继罢废,而代之以民间海上贸易港口的兴起。明末清初东南沿海私人海上贸易形成的主要港口有:浙江的双屿港(舟山城东南一百里)、烈港(定海县西北五十里)、舟山岑港(舟山城东四十五里)、普陀山(定海县东百余里)、洋山(定海与吴淞之间)、柘林 (奉贤东南海面),福建的漳州月港(漳州城东南五十里)、安平港(泉州南六十里)、梅岭港 (诏安县境内)、澎湖港 (澎湖列岛)、大员港 (台湾)、淡水港(台湾),广东的澳门港(香山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南澳港(潮州境内)。清初实行海禁政策,海上贸易停滞,统一台湾以后,开辟广州、漳州(后移厦门)、宁波、上海四口岸为海上贸易港口,旋收缩为广州独口贸易。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强迫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岸。其后又陆续约开天津、登州、青岛、汕头、牛庄 (营口)、台湾等口岸。晚清大型海港的兴起引人注目。大型海港的形成有两大特点,一是河海两用港口兴起较早,如珠江的广州、闽江的福州、甬江的宁波、长江的上海、海河的天津、辽河的营口;二是晚清铁路修建之后,连接铁路的港口兴起,如辽东的大连、山东的青岛、烟台等。

海港sea port;harbo(u)r

滨海港口的统称。位于海湾或入海河口,有天然或半天然掩护的或虽在平直海岸建有人工防护设施的可供海船停泊的港口。按自然条件和位置,可分为海湾港(如渤海的秦皇岛港)和河口港(如海河口的天津新港)。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