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神庙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海神庙海神庙建于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主事王邦俊主持修建,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犯山海关,海神庙毁于战火。1988年修复的海神庙坐南朝北、有牌楼、山门、钟鼓楼、正殿、寝宫等建筑,延伸入海124米。 海神庙俗称庙宫。位于盐官镇大东门内,始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次年竣工。规模宏大,庙址占地40亩。中轴为大门、正殿、石狮、御碑亭、寝殿,东西两边有戏台、天后宫、雷神殿、水仙阁。大门前有石狮,和高约9米,雕琢精细的汉白玉四柱石牌楼两座。咸丰十一年(1861)遭兵火,光绪十一年(1885)重修。现存正殿、御碑亭、石狮和两座汉白玉牌楼。 海神庙在浙江省海宁市盐官镇。为祀浙海之神而建。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年),原有正殿五楹,配殿三间及天后宫、亭榭山池等。咸丰时毁于兵火,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浙抚杨昌浚疏请重建。有大殿、正门、石坊、石桥、御碑等。石坊共2座,均为汉白玉制作,高8.7米,下设四柱,上按三楼,造型高大雄伟,通体纹饰精美。此地古有吴陲越首之称,为嘉湖苏松的屏障,唐代以来即重海塘建设,乾隆下江南时,每派人来此致祭,且有诗:“如杭第一要,筹奠海塘澜”。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