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堂寺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天堂寺

藏传佛教寺院。在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乡。原为唐宪宗时吐蕃原始本教寺院,名阳庄寺。后遭兵乱,殿宇多毁。元至正二十年(1360),西藏噶举派活佛噶玛若贝多吉在寺前扎西滩建镇龙塔108座,寺即成为噶举派寺院。此地被称为“乔典堂”,意即宝塔滩。“乔典堂”汉文音译为“朝天堂”,后来便以 “天堂”为寺名。明代格鲁派兴起,此寺又成为格鲁派寺院。清顺治四年(1647)大规模扩建。寺内有佛殿、经堂、昂欠等多座,僧房4000余间; 有以佛舍利为内脏的释迦牟尼塑像,萨迦时代的弥勒、无量寿佛,还有唐、宋、元、明、清各代的塑像、雕刻、壁画、刺绣、经典等。内设文学院和时轮金刚学院。50年代初有活佛10人,僧众540人。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中,寺院遭到破坏,1980年开始重建并恢复宗教活动。已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堂寺

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民族宗教”类 “天堂寺” 条。


天堂寺

藏语称“乔典堂扎西达吉林”,位于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乡境内。其前身是唐宪宗时期所建的“阳庄寺”,属苯教寺院。元代初年改奉萨迦派。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噶玛噶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噶玛 ·若贝多杰进京途经此地,建镇龙塔108座,得名 “乔典堂”,意为宝塔滩,改为噶举派寺院。明万历年间, 青海互助甘禅寺大师丹玛慈诚嘉措改此寺为格鲁教派寺院。清顺治四年(1647年),青海湟源东科寺活佛名吉嘉措呼图克图扩建寺院并任寺主。清顺治九年,五世达赖赐寺名为“扎西达吉林”。寺院原占地面积1 500多亩,建筑规模宏大。1981年后恢复开放,现有经堂1座,寺僧27人。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0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