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运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海运大规模的海运漕粮始于元代。元代建都大都(今北京),仰给江南之粮,由于运河失修,河运难行,遂行海运之法。元代海运以平底海船运粮,自江苏崇明由海道抵直沽,行程一万三千三百里,顺风时,十余日即达。其海运漕粮额,成宗大德八年 (1304年) 为一百七十万石,顺帝至元三年(1337年)为三百余万石,海运遂为元代漕运的主要方式。明初承元制,行海运,先将苏、松、浙等处岁粮输纳大仓(在苏州地方),再由刘家港用海船运出,以达直沽。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以后,清代漕运遂以海运为主,河运辅之。到清末,每年海运漕粮在一百二十万石左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