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都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海都?—1301

蒙古宗王。窝阔台汗孙,合失之子。蒙哥汗二年(1252 ),为分散窝阔台系力量,将窝阔台封地分封于诸子孙。海都被谪封于海押立。中统初,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怀怨,阴附阿里不哥发难。至元元年(1264),阿里不哥被平定后,仍谋求自立为汗,结好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系诸王,扩展势力。后连年与元军战争。二十六年(1289 ),进逼蒙古旧都哈刺和林(今蒙古哈尔和林),闻忽必烈汗亲征,始遁。后多次犯边,与镇守漠北的皇孙甘麻剌、铁穆耳军作战。终忽必烈一朝战事未断。成宗大德元年(1297 ),为元将床兀儿败于八邻。四年,又为海山(武宗)败于阔别列。五年,与都哇纠合窝阔台系、察合台系后王40人再次进犯哈剌和林,兵败哈刺和林北而退军,不久病逝。

海都1235—1301

元太宗窝阔台孙。被封于诲押立(巴尔喀什湖和伊犁河之间)。元世祖时,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联合西北诸王,谋求自立为大汗。至元六年(1269年),同八剌等察合台后王、术赤后王聚会于答剌速(今塔拉斯)河畔,被推为盟主,对抗大汗和伊利汗阿八哈。世祖一朝,北边战事从未停息。成宗大德五年(1301年),与笃哇联军越金山南侵,在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鄂尔浑河上游东岸哈尔和林)附近,为元军所败,身受重伤,死于归途。

海都1235?—1301年

蒙古第二代大汗窝阔台之孙。蒙哥即大汗位后,打击窝阔台系诸王,海都被谪迁于海押立。及蒙哥死,其弟忽必烈、阿里不哥互争汗位,海都支持阿里不哥。阿里不哥失败后,海都结好术赤系后王,收集部众,扩大领地,他“号令专一,赏罚信明,士卒练习”。忽必烈当时正着力巩固他在中原的统治,准备灭宋,无力西顾,遂派察合台的曾孙八剌去夺回察合台汗国控制权,以与海都抗衡。但不久八剌反与海都结盟。1270年忽必烈派太子真金驻兵称海。1271年派皇子那木罕进驻阿力麻里,以防海都。1274年,元军大举伐宋,海都乘虚进政,忽必烈派兵往征。1276年,从征的宗王蒙哥之子昔里吉、阿里不哥之子玉木忽儿等叛变,劫持皇子那木罕、丞相安童等,一时漠北、河西均起响应,忽必烈被迫调回征宋主力,才将各路叛军击退。1271年八喇死,海都支持其子笃哇为察合台汗,西北战火连年。1287年,海都又联络东北诸王叛元。时南宋已灭,忽必烈亲征平定东北诸王,但海都等仍负隅顽抗。直到1301年,海都等率军与元军激战于阿尔泰山之南,海都、笃哇均负伤,不久海都即病故。

海都

❶海都,蒙古部贵族首领。成吉思汗六世祖。幼时, 因家族与札剌亦儿部冲突,全家遇难,只身幸免,被入赘于巴儿忽部的叔父纳臣营救至巴儿忽真隘(今巴尔古津河流域)居住。成年后, 被推举为部长。为报父祖之仇, 率兵攻破札刺亦儿部,臣服其民,势盛,附近各部相继归服, 逐渐形成为强部之一, 为后来蒙古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❷海都(?—1301)蒙古宗王。窝阔台汗之孙,合失之子。蒙哥汗二年(1252)为镇压窝阔台系后王的反抗,被谪封于海押立(今伊犁西)。中统初, 自以太宗嫡孙不得立, 怀怨, 阴附阿里不哥发难。至元元年 (1264)阿里不哥被平定后, 又结术赤、察合台、窝阔台系诸王发动叛乱。援立八刺子笃哇为察合台汗, 并联兵扰天山南北路。后连年与元军争战。二十六年进逼蒙古旧都哈刺和林(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哈尔和林),败元军,闻忽必烈汗亲征,始遁。终世祖一朝战事未息。大德元年(1297)为元将牀兀儿败于八邻, 四年又为海山败于阔别列。五年与都哇纠合诸王四十人再逼哈剌和林, 兵败哈刺和林北迭怯里吉及合剌合塔,不得志,退军,不久病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0:5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