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涮羊肉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涮羊肉

涮羊肉又称“羊肉火锅”,始于清初,满族入关后兴起,早在18世纪,康熙、乾隆二帝所举办的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内中就有羊肉火锅。后流传至市肆,由清真馆经营。
选用内蒙古集宁产的小尾巴绵羊,且仅用羊肉中最嫩的五个部位,即上脑、大三岔、小三岔、磨裆、黄瓜条,切成薄片,食用时自行夹肉入火锅中涮熟,蘸上芝麻酱、酱油、料酒、腐乳汁、腌韭菜花、辣椒油、卤虾油等混匀的调料,佐以烧饼、糖蒜即成。其汤还可放白菜头、粉丝、冻豆腐、绿豆杂面,制成汤菜。


涮羊肉

起源于元代。内蒙古涮羊肉多选用大尾绵羊的外脊、后腿、羊尾等部位,切成薄片,放在火锅沸汤中轻涮;再取备好的麻酱、腐乳、韭菜花、葱花、姜丝、虾油等作佐料,肉片鲜嫩可口,不膻不腻,边涮边吃。

441 涮羊肉

北京传统名菜。用细嫩羊肉片在火锅滚汤中涮后而食的方法。历史上唐代就已流行,清时列入御膳房膳单,是冬令佳肴。涮羊肉时火锅汤要滚沸,夹着羊肉一片片而涮。选肉、切肉讲究,调料很多,质量上等。食之鲜嫩香美。以北京东来顺饭庄的涮羊肉最为著名。


144 涮羊肉

见07441条。


115 涮羊肉

见07441条。

涮羊肉

古代名食。相传,七百年前,元世祖忽必烈率军北征,途中忽然想吃清炖羊肉。庖丁急忙杀羊割肉,此时探马来报“敌军铺地而来,离此不远”。兵贵神速,清炖羊肉已来不及。厨师急中生智将羊肉切成薄片,放在煮沸的水中,同饭勺草草地搅一会儿,便急忙捞在碗里加点盐送到忽必烈面前,忽必烈饥不择食,饱餐二顿,感到肉片格外鲜嫩。得胜回朝后,重赏庖丁,并以此菜大宴群臣。此后“涮羊肉”名噪海内外。“涮羊肉”目前最早的文字记载是宋代的林洪《山家清供》。林洪在记了涮兔肉 (参见“拨霞供”条)后,又说“猪羊肉皆可照此法食之”。涮羊肉,讲究羊肉的膘满肉嫩,切割的肉片要薄而匀;放入滚沸的火锅涮熟后(约两三分钟),佐以芝麻酱、红醋、辣椒油、酱油等调料食用。其特点是鲜嫩可口,营养丰富,促进血液循环,增温去寒。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6:4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