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Xiang exi geming genjudi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等开辟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位于湖南、湖北两省边界地区,包括洪湖、湘鄂边、襄枣宜、巴兴归等革命根据地。
1927年底, 贺龙、周逸群等奉中共中央指示前往湘鄂西发动革命。1928年初,在监利县境内,贺龙、周逸群等与当地贺锦斋、吴仙洲等领导的游击队会合,打起了工农革命旗帜,随后相继领导了监利、石首、华容、南县等地的年关暴动和桑植起义。
1928年4月后,贺龙率一部武装力量进入湘鄂边山区开展游击战争。7月初,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成立了以贺龙为书记的湘西前敌委员会, 当地的工农武装正式整编为红四军。1928年底至1929年春,红四军相继攻克建始、鹤峰、桑植等县城,开辟了湘鄂边根据地。
与此同时,周逸群转至洪湖地区,组织中共鄂西特委,在监利、华容、石首、江陵、沔阳等地领导武装斗争,并建立了分别由段德昌、段玉林领导的两支较大的游击队。1929年这两支游击队编为鄂西游击总队,1930年春又改编为红六军。红六军成立后, 先后攻占沔阳、潜江、石首、汉川、华容、公安等地,开辟了洪湖根据地。
1930年夏,贺龙率红四军东下洪湖地区,7月初,与红六军会师公安城。随后红四军改称红二军,两军组成红二军团,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委。湘鄂边、洪湖两个根据地亦随之连成一片。
1931年3月, 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成立, 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 湘鄂西根据地扩展到汉水以北的鄂中地区。5月, 红军在鄂西北开辟了均 (县) 房 (县)
革命根据地。同年底,中共中央把襄枣宜革命根据地划归湘鄂西中央分局管辖。到1932年夏,湘鄂西根据地发展到包括洪湖、湘鄂边、襄枣宜、巴兴归根据地,以及鄂西北的均县、房县、谷城、保康等二十多个县的地区,红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三万余人。
1932年秋,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红军未能粉碎国民党军对湘鄂西根据地的“围剿”,被迫撤离湘鄂西,转至黔东地区继续坚持斗争。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之一。1928年初,贺龙、周逸群等发动荆江两岸的年关暴动和湘鄂边起义,先后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根据地,建立了红二军和红六军。1930年7月发展为湘鄂西根据地,至1932年夏,发展到包括20多个县的地区,红军与地方武装达3万余人。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湖南、湖北两省边界地区,包括湘鄂边、洪湖、巴兴归、襄枣宜等根据地。1928年初,周逸群、贺龙等奉中共中央指示,赴湘鄂边界发动革命。一二月间,在贺龙统一指挥下,发动了包括华容、石首、监利在内的荆江两岸年关暴动;4月,又在桑植发动武装起义,建立“工农革命军”和桑植县革命委员、中共桑植县委,揭开武装割据湘鄂边的序幕。同年7月,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组成以贺龙为书记的湘西前敌委员会,部队改编为以贺龙为军长的工农革命军第四军,逐步开辟湘鄂边根据地。次年1月,第四军攻占鹤峰县城,成立县苏维埃政府; 7月,再占桑植县城,使鹤峰与桑植两县割据地区连成一片,湘鄂边革命根据地初步建成。以后经多次战斗,特别是经南岔、赤溪两次战斗后,予敌重挫,根据地不断扩大,与周逸群等领导开辟的洪湖根据地联成一片,形成了包括湖南华容、南县、安乡、石门、慈利、大庸、龙山、常德、汉寿、岳阳、湘阴、益阳、沅江等县的大部或一部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农村革命根据地之一。位于湖南、湖北两省边界地区,以洪湖根据地为中心。1928年初,周逸群、贺龙回到湘鄂西,开辟了湘鄂边和洪湖革命根据地,建立了红四军和红六军。1930年7月,发展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红四、六两军合编为红二军团。不久,成立了中共湘鄂西特委和湘鄂西联县政府,周逸群任代理特委书记兼联县政府主席。1931年3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成立,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到1932年夏,根据地发展到20多个县,红军和地方武装约3万余人。后由于王明 “左”倾路线的危害,红三军未能粉碎敌人的第四次“围剿”,被迫退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转至黔东地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