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湿害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湿害shihaiwet soil injury土壤水分长期处于饱和状态使作物遭受的损害, 又称渍害。雨水过多,地下水位升高, 或水涝发生后排水不良, 都会使土壤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土壤水分饱和时土中缺氧, 使作物生理活动受到抑制, 影响水、肥的吸收, 导致根系衰亡, 缺氧又会使嫌气过程加强, 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毒物质, 使作物受害。此时, 土壤水分过多, 也会使田间空气湿度增大, 植株生态环境恶化。 湿害wet soil injury又称渍害。土壤水分长期处于过饱和状态使作物遭受的损害。在雨水过多或排水不良的低洼农田,植物根系因长期缺氧,生理活动受到抑制,影响对水、肥的吸收,造成植株生长发育不良而受害。在中国,湿害主要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南等地区。华南多发生在3~4月,长江中下游多发生在4~5月,西南地区以秋季为多见。湿害对作物的危害视生育期不同而有差异。小麦、玉米在苗期易出现烂根、茎叶早枯和死苗;抽穗至乳熟期易致倒状、灌浆不足。油菜易引起烂根、早衰、倒伏、结实率与千粒重降低。棉花在苗期易引起烂根、死苗;后期则引起落铃、烂桃。此外,湿害还会引起作物抗御病虫害能力降低。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