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中元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中元中国传统节名。民间或称“鬼节”。时间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一作七月十四日。中元节的由来甚久,据《事物原始》 中说,七月十五日叫中元节,《大藏经》记载,目连因母亲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作火炭。目连求救于佛,佛令作盂兰盆,用奇果素食放在盆中供佛,然后目连的母亲才能得食。《东京梦华录》 中也说,中元节前几天,市上卖冥器靴鞋、帽带绿衣等,“以竹斫成三脚,上织灯窝,谓之盂兰盆”,挂冥钱纸衣,备素食以供奉祖先。节日那天,人们以麻、谷、秫缚在一起,挂在大门及中堂的天地祖先神位两旁,或设果品牲礼及麻谷之类到坟上去祭奠祖先,与清明节扫墓相似。不仅民间,宫廷中元节亦有仪式。如明代宫廷,中元将近,由御膳甜食房备制菠萝蜜,届时供奉于宫内佛堂,还在西苑举行法事,放河灯。京都各大寺院均于此日作盂兰盆斋。清宫中元节仪式在坤宁宫举行,有斋戒仪和祭祀神像及祖宗牌位等仪。 中元又称“中元节”。旧时节日名,时间在农历七月十五日。旧时,道观于此日作斋醮,僧寺则作孟兰盆斋。《修行记》:“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于是日夜诵经。”参见“三元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