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潮音寺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潮音寺潮音寺位于塘沽区海河西岸的西大沽境内,始建于1404年(明永乐二年),是由当地居民集资兴建的庙宇,名“南海大寺”,明嘉靖皇帝下令重修,御笔更名题匾“潮音寺”。潮音寺历史悠久,旧时曾是塘沽经济、贸易、文化和民俗活动的中心。潮音寺地近河海,当地盛产鱼虾。二月有头鱼,三月见皮虾,四月卖鱼,六月有黄花,七月八月海螃蟹,九月十月大对虾。来这里旅游的观光者可大饱口福。 潮音寺位于东山岭“奇甸岱宗”石下。为纪念宋朝宰相李纲和岳飞部将于鹏而建。原名灵照堂,始建于南宋。明代重建,名海潮寺。清康熙二年(1663)重修,改今名。建炎三年(1129)岁末,李纲由贬所万安军(今万宁县)抵达海口,三天后遇赦北归。于鹏亦贬谪万安军,死后葬在东山岭下。万宁民众塑李、于二人像于寺内供奉。明人王佐有诗讽刺宋朝廷,为李纲贬万安事鸣不平:“忍教丞相过南海,更有何人说北征。”寺毁于“文革”。1984年,在遗迹上兴建李公祠及大雄宝殿两部分,为水泥结构,玻璃瓦鸱尾,脊顶双龙戏珠。有李纲等塑像,精工雕琢,栩栩如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