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灵泉寺石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灵泉寺石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城西南宝山。山有南北两峰,中为一东西向峡谷,石窟即在峡谷两侧,因中间旧有灵泉寺,故名。北峰东南侧106窟,南峰西北侧64窟,共170窟。从东魏武定四年(546)开凿至宋末,历时600余年。北峰东南侧正中的大住圣窟凿于隋开皇九年(589),为石窟造像中的杰作。该窟平面呈长方形,面积5.8平方米。圆拱门两旁雕罗那延神王和伽毗罗神王像,手持叉剑,刚劲勇猛,门额上方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窟内顶部刻莲花藻井,周围刻飞天,生动飘洒。窟内东、西、北三壁皆有一栱券式佛龛,内雕一佛二菩萨,两旁竖刻不同姿态坐佛像,每排7尊,每壁14尊;门的内壁刻有24佛名。石窟多为浅窟,内雕各种塔刹和殿宇。 灵泉寺石窟河南省境内著名佛教石窟。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城西南25千米的宝山。山有南北两峰,中有一东西向峡谷,石窟即开在峡谷两侧。因中间旧有灵泉寺,故名。现存170个窟龛,其中北峰东南侧106窟,南峰西北侧64窟。石窟始建于东魏武定四年(546年),历经隋、唐到宋末,历时600多年。其保存较好,具有代表性的洞窟是大住圣窟,该窟位于北峰东南侧中部,凿于隋开皇九年(589年)。平面呈长方形,面积5.8平方米。门圆拱状,门两旁雕刻罗那延神王和加毗罗神像。门额上方凿一佛龛,内雕1佛、2菩萨。窟内东、西、北壁皆凿有 一拱券式龛,内雕1佛、2菩萨像。两旁又上下雕刻不同姿态的坐佛各7尊。门的内壁刻有24个佛名,至今保存完整。其余石窟多为浅窟,内雕各种塔式(从题记看应为隋唐历代名僧的灰身塔)和殿宇。另外寺内还存有北齐、唐代石刻各1对,北朝石狮1对。对研究中国北方地区民间宗教、建筑艺术及雕刻艺术提供了实物资料。该石窟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