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灵芝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灵芝lingzhiGanoderma lucidum

真菌门、担子菌纲、灵芝菌科、灵芝属。子实体一年生,菌盖半圆形至肾形,有不明显的环棱和呈放射状的细皱纹,盖面紫红色,有明显的漆样光泽。菌盖下面无菌褶,而为许多细管,称做菌管,管口圆形,子实层生于菌管内壁。担子无隔,担孢子卵形,顶端平截,具双层壁,外壁光滑,内壁粗糙,褐色。菌柄侧生,常与菌盖成直角,与菌盖同色,也有漆光。子实体幼时肉质,成熟时变硬,木栓质。生于栎属或其他阔叶树干的基部、干部或根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而且也易于人工栽培。野生和人工栽培的灵芝,所含的化学成分基本类似,都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蚕豆精、甾类或三萜类等物质。灵芝有强心、镇静安神等功用。“本草纲目”和其他药书中都指出,灵芝可“益心气”、“入心生血,助心充脉”、“补肝气”、“坚筋骨”等。现已广泛制成针剂、片剂和其他制剂,用于健脑、强心,治疗神经衰弱、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肝炎和消化不良等,对防止血管硬化和调节血压也都有一定作用。还有的将其培养并制成盆景,以供观赏。


图81 灵芝
1、子实体 2、担孢子

灵芝Lingzhi

亦称“木灵芝”“红芝”。是大型真菌,属担子菌纲,多孔菌科。菌盖木栓质半圆形或肾形,初为黄色,后变为红褐色,有漆状光泽,环状棱纹和辐射状皱纹,边缘稍内卷,菌内白色至淡褐色,有许多细孔,菌柄长,倒生,紫红褐色,有光泽。多生于栎树及其它阔叶树的枯树根上,也可用以上树屑进行人工栽种。具药用价值。我国明朝李时珍已将其入药,收入巨著“本草纲目”中。对神经衰弱、支气管哮喘、肾炎、关节炎等症有一定疗效。还有解毒(如食蕈中毒)的功效。并可产生半纤维素酶,用于分解纤维素、谷物加工等。

灵芝varnished conk,ling chih

Ganoderma lucidum (Leyss.ex Fr.)Karst.,又称万年蕈、赤芝、红芝、木灵芝。一种著名的药用菌。多孔菌科,灵芝属。菌盖木栓质,肾形,半圆或近圆形,红褐色,有同心环沟和环带并有皱纹,有似漆光泽,边缘锐或稍钝,稍内卷。菌管淡褐色,管口圆形,褐色。菌肉淡白色至淡褐色。菌柄近圆柱形,侧生或偏生,与菌盖同色或紫褐色,有似漆光泽。孢子卵形,褐色,顶端平截(8.5~11.5μm×5~7μm),中央含一大油滴。自然界夏、秋季生于栎、柞等阔叶树桩,稀生针叶树上。中国自然分布和人工栽培广泛。药用性温、味甘,具滋补、强身、消炎、健脑等功能。

灵芝

灵芝

古称金芝、瑞草、仙草、神芝,生长在腐木旁的腐生真菌,广西北部山区均有出产,是野生的珍贵药材。形似蘑菇,有赤、黄、紫、白、青、黑等多种颜色,菌肉为锈褐色。性甘温,无毒。可治疗心血管病、冠心病、神经衰弱、失眠和消化不良等慢性病。与其他药物配合,对高血压、老年慢性气管炎,慢性肝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也有辅助疗效。

灵芝

灵芝科灵芝属木生真菌。由菌丝体和子实体2部分组成。子实体分菌柄、菌盖和子实层3部分。菌盖一般大小为(5~12) cm×(10~12) cm,厚约2 cm。菌柄长5~19 cm。子实层内生孢子,孢子一般为(8~11)μm×(5~7)μm。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基生适温25~30℃,子实体生长的基质含水量约60%。空气湿度以85%~90%为宜。中国于20世纪60年代开始栽培。

灵芝
主要责任者: 谷胜东
责任方式: 编著
出版者: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地: 天津
字数: 96 千字
页码: 1-154
开本: 16
中图分类号: R282.71
装帧: 简
语种:中
定价:18.80
出版时间:2009-11
丛书多卷书否:是
丛书名:十大名中药丛书
书目简介:本册工具书是十大名中药丛书之一,共收录150条词条。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23: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