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烛影斧声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烛影斧声宋代典故,也是宋代宫廷事件中的一桩千古疑案。据载,宋太祖与宋太宗未创建宋皇朝时,曾与一道士游于关河,道士 “能引其喉……作清徵之声,时或一二句,随风飘下,惟祖宗闻之,曰: 金猴虎头回,真龙得真位。” ( 《湘山野录续》) 后赵氏终于得到帝位,于是下诏追访道士,屡寻不见。开宝八年 (975),太祖祓禊,至西诏,见道士醉坐在河边树荫之下,招呼宋太祖,宋太祖将道士迎入宫中,“抵掌浩饮”,宋太祖乘醉时求问人寿,道士说: “但今年十月廿日夜,晴则可延一纪,不尔,则速措置。” (同上) 宋太祖记在心中,至所期日,太祖登太清阁四望气,当夜天气晴朗,星斗明粲,可一会,阴霾四起,天气陡变,雪雹骤降,太祖赶紧下阁,传人打开端门,召唤赵匡义,两人进入大殿后,酌酒对饮,将宦官、侍妾均屏之门外,只能见到在烛光之下两人对饮的影子,赵匡义时而避席旁立,“有不可胜状”,至宴止时,已禁漏三鼓,殿外积雪已至数寸,赵匡胤边举长斧戳地边对赵匡义说: “好做,好做。” 不久便回殿解衣就寝,鼻息如雷霆。当夜,赵匡义留宿禁内,将至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而赵匡胤已死去,赵匡义遂在柩前受遗诏即帝位。改元太平兴国。这段记载不见于宋代实录及正史,颇具神话色彩。正史中均载宋太祖是病逝,传位于宋太宗是受太后杜氏之命,生前曾设盟誓,藏于金匮,称金匮之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