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焉yan

(一)代词。(A)用于动词后,为“于之”“于是”的兼词,其中的“之”“是”代处所、人或事物,“焉”相当于“在这里”“向他们”“比这个”等。如: ❶制,严邑也,虢叔死焉。(《左传·隐公元年》“焉”句:制是险要的地方,虢叔死在这里。)
❷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论语·微子》“焉”句:长沮、桀溺并排耕田,孔子从他们身边经过,让子路向他们问路。)
❸今宋人弒其君,罪莫大焉。(《国语·晋语五》“焉”句:现在宋国人杀了他们的国君,罪过没有比这个更大的。)(B)用于动词后作宾语,相当于“这些东西”“他”等。如:
❹羽毛齿革,则君地生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焉”句:鸟羽、兽毛、象牙、犀革,您的国土上出产这些东西。)
❺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集·捕蛇者说》“焉”句:所以为此写这篇文章,以等待考察民情的人参考它。)(C)用于疑问和反诘,可代人、事物、处所、原因等,可作宾语、状语。“焉用……为”这个固定格式,以及“焉”用在助动词“能”“足”等之前,大凡表示反诘。这种用法的“焉”相当于“谁”“什么”“何必”“怎么”“哪里”等。如:
❺寡人即不起此病,吾将焉致乎鲁国?(《公羊传·庄公三十二年》“焉”句:我如果因这次重病而死去,我将把鲁国〔的政权〕交给谁呢?)
❻夫子焉不学? (《论语·子张》“焉”句:孔子什么不学?)
❼见晏子曰:“夫子将焉适?”晏子曰:“见疑于齐君,将出奔。”(《吕氏春秋·士节》“焉”句:〔北郭骚〕看见晏子说:“您打算到哪里去?”晏子说:“被齐君怀疑,将出奔国外。”)
❽鼎焉为出哉? (《汉书·郊祀志》“焉”句:鼎为什么出现呢?)
❾今服之既死,焉用此为? (《汉魏丛书·神仙传·魏伯阳》“焉”句:现在吃了这灵丹既然还是死,何必还要这灵丹呢?)
❿今夫竖刁,其身之不爱,焉能爱君? (《管子·戒》“焉”句:现在竖刁这个人,连自身都不爱惜,怎么能爱护国君呢?) (11)夏后启曰:“鄙人也,焉足以问?”(《吕氏春秋·知分》“焉”句:夏后启说:“我是个鄙陋的人,哪里值得您向我询问?”)(二)助词。(A)用于叙述句末,表示强调语气,相当于“了”;用于疑问句末,相当于“呢”。如: (12)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僖公二十三年》“焉”句:我已二十五岁了,再等二十五年后改嫁,那就进棺木了。) (13)子何术以为焉?(《庄子·达生》“焉”句:你用什么方法做成的呢?)(B)用于句中表示停顿,不必译出。如: (14)于是有圣人焉曰黄帝。(《柳宗元集·贞符》“焉”句:于是有位圣人叫黄帝。)(15)上焉者,善焉而已矣;中焉者,可导而上下也。(《韩昌黎集·原性》“焉”句:上等的,使他完善下去就是了;中等的,可以引导他或上或下。)(C)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必译出。如: (18)我周之东迁,晋郑焉依。(《左传·隐公六年》“焉”句:我们周朝国都向东边迁移,要依靠晋国、郑国。) (三)语缀,用于副词、形容词后,表示情态,相当于“……的样子”,可不译出。如: (16)神农、虞、夏忽焉没兮。(《史记·伯夷列传》“焉”句:神农、虞舜、夏禹的时代很快地过去了。) (17)是其诞漫惝(chang)恍(huang),冥冥焉不可执取者。(《柳宗元集·蜡说》“焉”句:这就是那种广漠迷糊幽暗不清难以捕捉的东西。) (四)连词,用于复句的后一分句,相当于“才”“就”。如:(19)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墨子·兼爱上》“焉”句:一定要知道祸乱从哪里来,才能治理它。) (20)凡人之动也,为庆赏为之,则见害伤,焉止矣。(《荀子·议兵》“焉”句:凡人都是为了庆赏而去干事,那么遇见伤害自己的事情时,就不干了。)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8:3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