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熊胆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熊胆产于临江市。气微清香或微腥,入口溶化,味极苦,清凉而不粘牙,其中以个大、胆仁金黄色、明亮、味苦回甜者为佳。含有大量的胆汁酸类的碱金属盐,又含胆甾醇及胆色素。味苦,性寒。具清热解毒、镇痉、明目、杀虫之功效,治小儿惊痫、疳疾、目赤肿痛、翳障、喉痹、黄疸、疮痈肿毒、痔疮等症。 熊胆产于大兴安岭林区。熊胆系熊之胆囊,具有药用价值,可用于镇惊、解毒,外用点眼明目,治痔疮,有治心、胸、胃、腹痛之功能。 熊胆较常用中药材,熊科动物黑熊或棕熊的干燥胆。性寒,味苦,具有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野生或家养均有。四川为主产区之一,主产于雅安、阿坝、甘孜、凉山等地。四季均产,一般冬季胆汁最多,将猎取的熊剖腹后,取出胆囊,扎住胆管口,置于通风处阴干。商品按加工方法分为吊胆、压夹胆、熊胆粉3类。真品质脆易粉碎,有光泽,呈晶状多面体颗粒; 如有其他动物胆汁掺入,多呈稠膏状,不易粉碎,有腥臭气味。个大、胆仁多、色金黄、半透明、质松脆者为佳。主要药用成分为胆汁酸。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