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牂牁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牂牁江即今之贵州北盘江。北盘江古称豚水,南流与南盘江相会后称红水河,古称牂牁江。《史记·南越列传》云:汉武帝“使驰义侯因巴蜀罪人,发夜郎兵,下牂牁江,咸会番禺”。 牂牁江古代江名。指由牂牁郡或夜郎国流出经广西入海的大江,凡盘江、濛江、融江、郁江、桂江、西江等,都曾被古藉称为牂牁江。民族学家徐松石、江应梁等认为“牂牁”二字,是越人语言的音译,“苍梧”或“壮牯佬”的音译。壮牯江即(zangge章柯)江,人称广西为粤江流域,其实就是壮牯江流域,这是古代壮族人民生活的地区,从而论证夜郎和百越族在历史上就有密切的联系。此对牂牁江的广义解释。牂牁江流经壮族聚居腹地,对于壮族与西南各族人民及沿海经济贸易来往起着很大作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