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牛角号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牛角号

牛角号是黎族先民用牛角制作而成的一种号角,声音粗犷。解放前,山上常常听到 “嘟嘟……”的牛角号,这是指挥厮杀的首领在与异族或者对敌斗争中,作为指挥兵马的号令;如今黎家的牛角号却成了逢年过节围猎取乐的信号。

牛角号

战斗故事。流传于广西龙州、凭祥一带。吴经文口述,蓝鸿恩整理。见《壮族民间故事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年9月版。前半部内容基本上与《竹筒打马队》 相同,后半部完全是新的内容,是《竹筒打马队》的发展。它描述黑旗军在追杀番鬼骑马队的战斗中,缴获了一部分洋马,由一位牛角号兵把它们训练,养成哪里吹起牛角号就奔向哪里的习惯,然后故意败阵扔下。新来的法军统帅李威利,把这批马又编入骑兵队里。后来交战时,黑旗军在山边烧起大火,并吹起牛角号。于是骑马队乱了起来,洋马纷纷往火海奔去。最后连李威利也在马队失控中毙命。这篇故事以牛角号兵为主角,并加进了一个反派角色李威利,进行细致的人物性格和心理刻划,具有浓郁的地方和民族特色。

牛角号

宗教法器。土家族巫师“梯玛”、侗族法师及瑶族师公所使用。为水牛角制成。旧时原为用于传递战争信息的号角,后来成为行法事的器具。祭祀时,“梯玛”用牛角呼唤鬼神。牛角一吹,即告诉山神野鬼法事已经开始,要他们聚集法堂等候“梯玛” 的安排。牛角的曲牌有“高音唔哩”、“低音唔哩”、“快唔哩”、“慢唔哩”数种。一曲分两口气吹毕。吹者要有一定气量和技能,才能吹得气势雄壮、气氛森严。侗族法师去为人打邪家 (参见 “打邪家”条) 时,离不开牛角号,一路上随身携带,在山坳上和桥头,都要 “呜、呜、呜……”地吹,以 “调遣” 阴兵阴将; 在打邪家时吹得更勤,主要是用号角来激励阴兵阴将与邪家搏斗。在做完返回时,也要一路上吹牛角,收兵回程。牛角号是梯玛和法师的主要法器。瑶族师公在还盘王愿仪式中对天吹奏,以示祈请玉皇大帝打开天门。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1: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