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物证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物证wuzheng对查明案件事实情况有证明作用的有关物品或物质痕迹。证据的一种。刑事案件中,常见的物证有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时使用的工具,犯罪过程中留下的物品或痕迹。收集物证主要采用勘验、检查、搜查、扣押、提取等方法,也可由有关单位或个人提供。物证易被伪造或混淆,必须注意审查核实,必要时要进行鉴定。对物证要进行登记,注明发现的时间、地点和与本案的关系,附入卷宗,妥善保管,随案一并移送。不能长期保存或不便移送的,应拍照或绘图附卷。 物证诉讼证据之一。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物品和痕迹,如犯罪分子遗留在现场的烟头、指纹等。 物证与“人证”相对。以物质的本身性质和外部特征来证明案件一定事实的物品和痕迹。在罗马法中已被使用。《汉谟拉比法典》有审盗窃案要“认证失物” 的规定。中国睡虎地出土的《秦简·封诊式》,有将私铸钱币、血衣等物证交官检验,以及详细描述现场脚印大小形状的记载。物证一般可分下列几种; (1)犯罪工具; (2)物质痕迹; (3) 犯罪行为侵犯的客体物; (4) 可供发现犯罪行为和查获犯罪人的其他物品。物证在广义上还包括书证。物证的特征: (1)物质性; (2)与被证明的情况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3) 能够用以查明案件真相; (4)依法定程序收集的并被纳入刑事诉讼作为证据。对于物证要依法妥善保管或者封存,不得使用或者毁损。对物证的评定要和其他证据综合进行,相互印证、核查; 还要对发现、没收、研究、固定以及保全证据的方法是否遵守诉讼程序予以审查。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