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物质资料生产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物质资料生产wuzhi ziliao shengchan指人们改造自然,从自然界中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活动。它是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首要条件。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地以自己的存在来适应自然界,而人则通过自己的活动,按照对自己有用的方式来改变自然物质的形态。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2页)。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同自然界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过程。而人们只有在一定的社会联系中才能认识和改造自然,才能不断地取得进步和发展。相反,如果人们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并相互交换活动,人类便不能进行生产。随着生产活动的发展,人们的结合方式也发生改变。 物质资料生产就是劳动者按照预期的目的,运用劳动资料(又叫劳动手段)加工于劳动对象,改变劳动对象的形状、性质或地理位置,使它适合人们需要的过程。例如,农民种植谷物和棉花;工人把棉花纺成纱,用纱织成布;把地下埋藏的煤炭开采出来,并运到需要它们的地方;把铁矿石冶炼成钢铁;把粘土烧成砖,用砖建成房屋,等等,这些活动都是生产活动。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