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犬复孔绦虫病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犬复孔绦虫病dipylidiasis in dog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 (Linnaeus,1758) Railliet,1892〕寄生于狗、猫、狐小肠引起的疾病。世界性分布。偶见于人。微红色,虫体长10~50 cm,宽3~4 mm,头节小,有顶突和小钩。节片外观呈黄瓜籽状,故又称瓜实绦虫。以蚤类(犬蚤、猫蚤、致痒蚤等)和犬毛虱为中间宿主。虫卵或孕卵节片随犬等的粪便排出体外,被蚤类等幼虫吞食后发育为似囊尾蚴。含有似囊蚴的蚤类等被犬等动物吞食,似囊尾蚴在小肠发育为成虫。儿童抚弄犬、猫时,偶然吞食带有似囊尾蚴的蚤类而受感染。严重感染时引起慢性肠炎,并可能有腹部不适、呕吐、惊厥和神经紊乱现象。在粪便中极易发现孕卵节片或虫卵,故易诊断。可用氢溴槟榔碱、氯硝柳胺或吡喹酮驱虫。应消灭犬虱和犬蚤,狗窝应保持清洁卫生。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