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语zuangyu语法学术语,指修饰或限制谓语的成分。它一般置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如“天气很热。”但也可以放在句首,如“今天我们开会。”“渐渐地,他消瘦了。”状语后置的现象很少见。 状语可以表示时间(如“今天我们看见了日出。”)、表示处所(如“我们在香山合影。”)、表示程度(如“他非常喜欢看电视。”)、表示范围(如:“我在大学只学了一年。”)、表示语气(如你居然也有闲着的时候。”)、表示对象(“这么大的雪对老年人来说也是很少见的。”)、表示否定(如“他不能上场。”)、表示方式(如“他用左手写字。”)、表示状态(如“他仍然热情饱满地工作着。”)、表示目的(如“为了抓住凶手,他不知做了多少调查。”)、表示比较(如“今天比昨天暖和。”)等等。 可以充当状语的词有❶副词,如“全场观众立刻活跃起来。” ❷形容词,如“首都隆重地举行了纪念大会。” ❸动词(以能愿动词和其他不及物动词为多),如“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小刘笑着向我跑来。” ❹代词(以疑问代词和指事代词为多),如“他怎么告诉你的?”“雷锋对人民那样地爱。” ❺数量词,如“他曾经三次登上天安门城楼。” ❻名词(以表示时间的名词为多),如“早晨,大家都在操场跑步。”“我们要创造性地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可以充当状语的短语也很多,有❶联合短语,如“他愉快而又坚定地挑起了这副重担。” ❷偏正短语,如“我们很认真地讨论了这个报告。”“一九三九年春天,他从延安到了太行山。” ❸方位短语,如“十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 ❹介宾短语,如“在我的印象里,他就没休过一次假。” ❺动宾短语,如“我们满怀信心地战斗在自己的岗位上。” ❻动补短语,如“他吃得满头是汗地蹲在那里。” ❼主谓短语,如“他口不对心地说着。” 一句话中的状语往往不止一项,而且状语内部的结构也可能比较复杂,如:“昨天,许多学生在教室里不断地大声向他提问题。”“当她长得比乒乓球台稍高一点的时候,小小的银球就占据了她那小小的心田。”对于这样的状语,必须仔细地加以分析。 状语的后面常常带有结构助词“地”,但“地”并不是状语形式上的固定标志,即并非一切状语之后都需要或都可以用它,这要因情况而定。一般说来,限制性状语之后不用“地”,描写性状语之后要用“地”。古汉语中,一般名词可以直接充当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处所、所使用的工具和对待对方的态度等。如“一狼犬坐于前”(《聊斋志异·狼》)“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史记·信陵君列传》)“吾得兄事之。”(《史记·项羽本纪》) 状语zhuangyu谓词性偏正词组的修饰语,与中心语相对,是修饰、限制中心语的成分,位于中心语之前。例如“很好”这一谓词性偏正词组中,“很”是状语,是中心语“好”的修饰语。副词、形容词、介宾词组经常作状语。其他各种实词和词组,除“的”字词组外,大都可以充当状语。代词、表时地的名词、方位词组和介宾词组作状语一般不加助词“地”;副词作状语一般也不加“地”;形容词以及其他词组作状语一般都要加“地”。如果状语有多项,则排列次序大致是:条件(或关涉对象)——时间——处所——语气——范围—— 频率——程度(或情态)。如“[对这件事] [现在] [也许] [还] [不] [十分]清楚。”但这种次序只是大致情形。实际上,状语的位置相当灵活,特别是表时间的状语。像上例中的时间状语“现在”就可以移至表关涉对象的状语“对这件事”之前,或表语气的状语“也许”之后。此外,为了取得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还可以打破常规将状语置于中心语之后。这种状语叫“后置状语”,例如:“他站起来了,[极缓慢]地。” 状语Zhuangyu修饰、限制谓语的成分,表示状态、范围、程度、时间、处所、目的、对象等。常作状语的词和短语有: ❶形容词, 如 “桂林的景色真秀丽。” ❷名词,如 “他明天到达。”“要历史地评价古代作家。” ❸动词,如“他感动地说: ‘谢谢你们!’” ❹代词, 如 “你怎么不高兴?” ❺数量词,如 “他一把拉住了我。” ❻副词,如 “太阳又露出了笑脸。” ❼拟声词,如 “红旗哗啦啦地飘扬。” ❽形容词短语,如 “他十分热情地接待了我。” ❾名词短语,如 “去年秋天,我们游览了长城。” “他今天或明天来。” ❿动词短语, 如“我非常高兴地收到了你的来信。”“要有计划地复习功课。”(11)主谓短语,如“他手不停挥地写着。”(12)介宾短语,如 “他的胸怀比大海宽广。”状语和动词、形容词之间,有的要用结构助词“地”。有的不需要。大体上说,单音节形容词,副词,时间词,代词,表示处所的名词短语,数量短语,介宾短语作状语,不需要用“地”。主谓短语作状语,需要用“地”。其余的状语可以用“地”,也可以不用。表示时间、处所、目的、对象等的状语,还可以用在主语前头,起突出状语和使句子结构紧密的作用,如“后来他给我写过许多信。”有时状语还可以放在谓语后头起补充、强调的作用,如“他握着我的手,紧紧地,久久地。”谓语前有时有几个递加的状语,没有固定的排列次序,要根据表达的需要而定。 状语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动作的状态、时间、处所或性状的程度等的修饰或限制成分。常由副词、形容词、表示处所和时间的名词来充当。如“轻松地说”、“刚才走”、“这儿坐”、“很严厉”中的“轻松”、“刚才”、“这儿”、“很”,分别表示状态、时间、处所、程度。状语后面有时带助词“地”。 状语在谓语前面,对谓语进行修饰或限制的成分,表示状态、范围、时间、处所、方式、手段、目的、对象等。常作状语的有: ❶表示处所的名词短语,如“屋里坐”中的“屋里”。 ❷代词,如“哪里去”中的“哪里”。 ❸副词,如“人都来了”中的“都”。 ❹形容词,如“热烈欢迎”中的“热烈”。 ❺时间词,如“明天开会”中的“明天”。 ❻象声词,如“咯咯地叫”中的“咯咯”。 ❼数量词,如“一手抓起”中的“一手”。 ❽主谓短语,如“上气不接下气地说”中的“上气不接下气”。 ❾形容词短语,如“非常热情地欢迎我们”中的“非常热情”。 ❿介宾短语,如“从上海出发”中的“从上海”。状语常带结构助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