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毛泽东在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宣布: 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这直接奠定了新中国外交的根本特点。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周恩来的一贯思想,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仍然强调: “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办,要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原则无论对于指导中国的外交实践、促进经济建设,还是作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服务而倡议的一种国家关系原则,都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邓小平重新强调的独立自主原则,不仅仅是继承,而且还有其时代的特点,包含着某种指导思想的转变。首先,邓小平强调的独立自主是与国内的改革开放政策联系在一起的。过去,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中国的立场和中苏分裂后苏联对我们的背信弃义,中国一直处在被封锁和禁运的环境中。更由于我们本身对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曲解,讲独立自主,往往是从政治上考虑,忽视其必须以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基础,甚至还将独立自主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对立起来,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经济发展。实际上,要确保自己的政治独立,必须积极发展经济,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确保国家的经济独立。没有经济独立,政治上的独立既不能巩固,也不能持久。坚持改革开放政策有助于经济的发展,这正是政治独立的基础,也能够更切实际地体现独立自主的原则。其次,新时期的独立自主是在准确把握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反对霸权主义,推进世界和平事业的前提下奉行的准则。这样,我们就纠正了过去过分强调战争危险的观点,用自己维护和平的实际行动,驳斥了国际社会一些人对中国的污蔑,树立起我们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作为和平力量的良好形象。我们坚持独立自主是为了捍卫自己的民族利益和国家主权,正当地维护自身; 也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再次,邓小平在新时期讲的独立自主,既不是过去的一面倒,两面开弓和四面出击,也不是在这之后所主张的建立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国际统一战线和反对霸权主义扩张的国际统一战线。邓小平主张的独立自主是不同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结盟和建立战略关系,不参加任何一方反对另一方。中国对一切国际问题,都以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准则,以其本身的是非曲直作出判断。
中国一贯坚持和平共处原则的政策思想。早在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公告中就宣布: 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把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作为处理中印关系的五项原则。进入70年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们实行了对外开放政策,加强了国际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共十二大开幕词和国庆三十五周年庆典的讲话,对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作了系统阐述,其主要内容包括:
❶独立自主,反对约束干涉。中国主张世界上所有国家,不论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坚决反对以大欺小、以富压贫、以强凌弱。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去管,世界上的事应由各国协商解决。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国情来办,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办; 中国希望外援,但决不依赖外援。
❷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坚决主张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裁减军备,反对一切侵略和霸权主义。
❸中国将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愿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国家建立、发展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关系。
❹中国决不依附于任何一个超级大国,也决不同他们任何一方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
❺中国主张用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