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中医治绦虫病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中医治绦虫病zhongyi zhi taochongbing

绦虫病,又称“寸白虫”,是因猪肉绦虫和牛肉绦虫的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中引起的疾病。由于小儿吃进含有绦虫囊状蚴而未经煮熟的猪、牛,鱼肉。因虫体附着在肠壁吸食人体精微物质,损伤脾胃气血,故见面黄肌瘦,食少体弱。若虫体扰动,则脘腹疼痛。若猪囊虫(猪肉绦虫的幼虫)寄生于人的皮下、脑、眼等组织,则形成结节,属囊虫病。若症见腹痛腹胀,纳差腹泻,面黄肌瘦,四肢无力,头昏乏力,大便不调,有扁节状虫体节片,色白,长约寸许,其状如蛆,舌淡,苔腻,脉濡细,属绦虫病。治宜驱虫,可用下虫丸。常用药:苦楝皮,木香,桃仁,贯众,芜荑,槟榔,鹤虱,使君子,轻粉,干虾蟆。或用槟榔南瓜子汤,常用南瓜子、槟榔。预防护理,要教育小儿讲究卫生,养成饭前及大便后洗手的习惯,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猪肉或牛肉。如发现得病,要向患儿说明其病情,解除小儿见到大便有虫的恐惧心理,积极治疗,按时服药,并观察便中有无虫体、虫头排出。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1: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