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猱烧敌营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猱烧敌营宋政和五年(1115年),泸南招讨使赵遹制定。时泸州(今四川西昌西南)夷人起义反宋,其首领卜漏率众垒石为城,据守轮缚大囤。其地山势险峻,易守难攻,赵遹侦察敌情,见山多生猱(一种猿猴),而其所部多土兵,习山险,遂决定以猱纵火,焚烧敌营。赵遹派土兵捕猱数十头,将麻绑成火把,灌上油蜡,捆于猱背。选善登山土兵两千名,乘夜幕降临,由几个土兵先登悬崖,垂放粗绳所制云梯,然后其余土兵抱猱攀梯而上。半夜鸡叫时,二千土兵和猱全部登上崖顶,聚集到卜漏的营寨附近。土兵点燃猱背上的火把,纵猱奔向营区。义军营房皆茅竹搭成,猱跳房上,顿时火起。义军官兵呼号奔捕,猱愈惊恐,乱窜乱跳,营区着火面积愈大,火势愈烈。赵遹见山上火起,乃挥军攀云梯攻山。卜漏义军忙于驱猱灭火,防卫稍懈。宋军乘虚登上山崖,前后夹击,俘斩数千人,镇压了卜漏起义。借猱烧敌,因地制宜,具有借鉴意义。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