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玉璧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玉璧

铜石并用时代良渚文化。直径26.2厘米,孔径3.6厘米。1982年江苏省武进县寺墩墓葬出土。江苏省南京博物院藏。玉璧以透闪石制成,呈青灰色。形制为扁圆,中有两面对钻的孔。琢磨光滑,平素无纹。 《尔雅·释器》:“肉倍好,谓之璧。”璧当中的圆孔为“好”,周围的玉质部分称“肉”。但后人对此物的称呼并未像《尔雅》所述这样严格,凡圆环形,中心有大圆孔的扁平状玉器,多称之以璧。关于玉璧的用途有以下推测。《周礼》曾有“苍璧礼天”“璧琮以领尸”的记载。与此件同时出土的玉璧共24件,置于死者的身上及周围。有些明显有火烧痕迹。据此,有人推断玉璧是死者下葬的宗教仪式上的用具,是古代祭祀天地的礼器。有人认为是做避邪和防尸腐之用。另有人则认为除部分用于“礼天”外,多为当时的高级佩饰。这种光素无纹的玉璧在良渚文化墓葬中发现数量较多,是目前所知最早的玉璧。良渚文化见“兽面纹玉圆筒形器”条目。

玉璧

❶渤海时代装饰物。1979年在吉林省永吉县杨屯大海猛土圹墓出土。计11件。均藏吉林市博物馆。其中一件外径11. 7厘米,内径4. 9厘米,厚0.3—0.2厘米,磨制光滑,素面,呈灰白色,一侧虽有一道瑕,但仍不失为上品。
❷出于吉林敦化县六顶山墓群中贞惠公主墓内。玉璧圆形,直径11. 5厘米,孔径4. 7厘米,青玉制成,通体光洁青莹。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玉璧

礼器。也作装饰品。广西西汉早期墓有出土。用淡绿色带紫斑玉石制成。平面圆形,正中开圆孔,两面饰谷纹。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14: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