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冶秋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冶秋见“博物馆学”中的“王冶秋”。 王冶秋1909—1987中国文物博物馆工作的开拓者。曾历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局长、顾问,第四、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等职。从1954年到1966年,参与起草和制订了全国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各项规划,为建设中国历史博物馆、中国革命博物馆,创建和发展中国的文物事业作出了贡献。参见“语言文字”中的“王冶秋”。 王冶秋1909~1987名之紘,曾用名野秋、高山、汪洋等。1920年随兄王青士赴北京读书,参加未名社。1925年在西山中学任团支部书记,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回乡。1928年初任共青团县委书记。后参加县委组织的“文字暴动”,辗转到北京,参加景山支部工作,曾两次被捕入狱。1930年一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系,先后在河北、山东、湖北、四川等省十余所中学任教,其间与鲁迅保持密切联系。抗日战争爆发,赴重庆任冯玉祥国文教员兼秘书。1948年任教于北方大学、华北大学。建国后,历任文化部文物局副局长、局长等职。著作主要有《民元前的鲁迅先生》、《青城山上》, 《狱中琐记及其他》、 《大地新游》、《琉璃厂史话》、《王冶秋选集》等。 |
随便看 |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