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微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微414—453南朝宋画家。字景玄,琅玡临沂(今属山东)人。善属文,能书画,兼能音律、医方、阴阳术数。不乐为官,能忘荣以避权右。自云“性知画缋(绘),盖亦鸣鹄识夜之机,盘纡纠纷,或记心目,故兼山水之爱,一往迹求,皆仿象也。”(《宋书·王微传》)今存《叙画》一文,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首先,他把绘画的功能提高到与易象同体的高度,“以图画非止艺行,成当与易象同体。”第二,明确提出书与画的平等关系,以及用不同笔法表现不同对象的问题。第三,强调绘画是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非以案城域、辨方洲、标镇阜、划浸流”的自然主义的描述,“亦以神明降之。” 王微415——453南朝宋文学家。字景玄。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少好学,善属文,工书,兼解音律及医方卜筮、阴阳数术之事”,而“素无宦情”(《南史·王微传》)。16岁举秀才,曾任司徒祭酒等职,后被举为吏部郎,辞官家居。宋文帝下旨令就职,未应诏,终于不仕。因此钟嵘《诗品》称他“徵君”。在骈文流行的刘宋文坛,王微的散文较有特色,文辞比较质朴,风格接近魏末嵇康等人。《报何偃书》自述胸襟,很少雕饰,几同口语,颇能显示作者淡泊名利的个性。又著有文学批评专著《鸿宝》,久佚。亦能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收其文9篇。 王微415—453南朝宋文学家。字景玄。祖籍琅邪(今临沂)。宋初大臣王弘之侄,光禄大夫王孺之子。少聪颖善学,博涉群书,善作诗属文,兼通音律、医术及阴阳数术之事。16岁举秀才,曾任司徒祭酒等职,后升迁为吏部郎。辞官归里后,文帝诏其复职,坚辞不就。钟嵘在《诗品》中称其诗“殊得风流媚趣”。他的散文不同于当时崇尚绮丽的骈文,质朴淡泊,简约流畅、颇得魏末稽康文风之传。微还有文学批评专著《鸿宝》,被钟嵘批评为“密而无裁”。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微有文集10卷。今仅存文9篇,诗5首,收录于《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