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敔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敔1656—1730清代学者。字虎止,学者称蕉畦先生。衡阳人。王夫之次子。康熙五十八年 (1719)贡生。少秉承庭训,学问渊博,操履高洁,时艺尤有盛名。年30应童试,与邵阳车无咎、王元复,攸县陈之駓称“楚南四家”。潘宗洛视学南楚,延之入幕,襄校试卷。与储大文亦友善。由于潘、储之助,使王夫之部分著作得入《四库全书》并入儒林传。还曾以湘西草堂名义刻船山著作数种。雍正八年 (1730) 曾应聘修邑志。著有《蕉畦字朔》、《蕉畦存稿》、《笈云草》等。 王敔1656—1731清代著名出版家、编辑家。衡阳人。字虎止,号蕉畦。王夫之次子。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未出仕,除设馆授徒外,埋头于搜集、整理、刊刻其父亲的遗著。所居湘西草堂是其父的故宅,也是他刊刻船山著述之处,因此后人称王敔所刻为 “湘西草堂刻本”。从康熙四十年 (1701) 到雍正初年,他前后分3次刻了10余种。他对船山遗著进行校勘、补正、注释、考证,所根据的是王夫之的手稿或第一次抄本,因此,他的刻本最为可靠。他还撰《船山公行述》,翔实地记述了王夫之生平事迹。著作有《蕉畦学朔》、《蕉畦存稿》、《笈云草》等传世。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