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时敏隶书七言绝句轴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王时敏隶书七言绝句轴清。纸本。纵118.6厘米,横48.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王时敏(明万历二十年—康熙十九年,即公元1592—1680年),初名赞虞,字逊之,号烟客、偶谐道人、懦斋、西田主人,亦号归村老农,又称西庐老人,太仓(今江苏省)人。以父锡爵荫入仕,历任尚宝卿、太常寺少卿等官,崇祯十三年(即公元1640年)退职隐归于村。南明福王立,起升太常太卿,引疾疏辞,入清后未仕。明清之际著名画家,与王鉴、王原祁、王翚有“四王”之称。与董其昌、陈继儒切磋画理,遍摹宋元名迹,山水笔墨苍润松秀,为清初“四王”之首。擅书,行楷得自《枯树赋》。清秦祖永《桐荫论画》云:“烟客行楷抚《枯树赋》,隶书追秦汉,榜书八分为近代第一。名山梵刹,非先生书不足为重也。”著有《王烟客先生集》、《西庐画跋》。《清史稿》卷五○四有传。此幅隶书“不论山巅与水涯,春来何处不荣华。野红妖绿浑如画,一崦人家桃杏花。”计4行28字,款署“王时敏”。笔意峻利,结体拙重方整,结构开中有合,用笔古朴凝练,字迹苍劲雄健,风韵洒脱,浑然一体,既保留了汉、魏体的特点,又有强烈时代特性,体现了王时敏在书法艺术方面独特的秉赋。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