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濬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王濬206—285

西晋名将。字士治,弘农湖(今河南灵宝)人。西晋初为益州(今四川成都)刺史,为伐吴,大修舟舰,训练水军。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年),与杜预陆路伐吴同时,率水军自蜀顺江东下。太康元年(280年)二月,克丹阳(今湖北秭归东),又用数十个“方百余步”大筏带走吴置江中铁锥,用大火烧毁吴栏江铁锁,克西陵(今湖北宜昌)、荆门(今湖比宜都荆门山)、乐乡(今湖北松滋东北)、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今湖北鄂城)。三月,直抵建业(吴都,今江苏南京)城下,吴主孙皓请降。以灭吴首功升辅国大将军,转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王濬206—286

西晋大将。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两任益州刺史,拜龙骧将军,监梁、益诸军事。咸宁五年(279年),晋大举伐吴,他奉命进兵。次年,克武昌,顺流而下,破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吴主孙皓降。官至抚军大将军。

王濬206~286

西晋大将。弘农湖(今河南灵宝西南,古代属关中)人。出身于官宦家庭。初辟河东从事,复参征南军事,后历巴郡、广汉太守,政绩卓著,迁益州刺史,平息张弘叛乱,以勋封关内侯。自泰始八年(公元272年)起,以龙骧将军奉诏在蜀建造舟舰,准备伐吴。所作大船连舫,方百二十步,高五层,其上皆得驰马来往,可载二千余人。如此巨舟,自古未有。咸宁五年(公元279年)奉命进兵伐吴,次年克武昌,顺流而下直捣吴都建康,接受孙皓投降。以功拜辅国大将军,领步兵校尉,封襄阳县侯,邑万户。复迁镇军大将军,加散骑常侍,领后军将军。后转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加特进,散骑常侍、后军将军如故。卒谥武,葬柏谷山。唐刘禹锡曾歌颂其灭吴功绩道:“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王濬206~285

西晋大将。字士治,小字阿童。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人。初为羊祜部属,为祜所赏识,转任巴郡太守、广汉太守,多施惠政。迁益州刺史。泰始八年(272年),晋武帝司马炎谋划攻吴。王濬经羊祜推荐,授龙骧将军,监益、梁等州军事。奉诏大造战舰,训练水师,以备攻吴。咸宁五年(279年)受命进兵,攻克夏口(今湖北武汉)、武昌(今湖北鄂城),顺流而下,直取吴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吴帝孙皓投降。王濬收图籍,封库府,严明军纪,禁止掳掠。因功授镇军大将军,后至抚军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20: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