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王闿运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王闿运1832—1916Wang Kaiyun

近代学者,诗人。字壬秋,一字壬父,晚号湘绮。湖南湘潭人。自幼苦读经史百家之说,咸丰年间举人。曾入曾国藩幕府,参与镇压农民起义,后在四川、湖南等地讲学。辛亥革命后任国史馆长,兼任参政院参政。晚年辞职归乡。王闿运学识广博,擅长诗文。诗文形式上模拟汉魏六朝,诗作多重词不重意,缺乏现实生活内容。也有忧国忧民、诗风沉郁之作,其中《圆明园词》传诵一时。散文以记叙议论见长,有赋、书札、政论、箴铭、传记各种体裁,文学散文较少。编有《八代诗钞》。著作辑为《湘绮楼全书》。

王闿运1833—1916

近代学者,文学家。字壬秋,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论诗以为模拟古人可以“治心”,可以通入大道。所作诗与骈文均以模拟汉魏六朝为准则,被称为清末“拟古大家”。又治经。门人辑有《湘绮楼全书》。

王闿运1832—1916

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湖南湘潭人。门人辑其著述为《湘绮楼全书》。在文论方面,他基本上承袭了阮元、蒋湘南的理论,抑散重骈、重文轻笔,进一步地发展了所谓“文笔论”。不过他并不一味追求形式之美,也比较地注重于文章的是否尊经守道,曾说:“夫词不追古,则意必循今;率意以言,违经益远。”(《八代文粹序》)为了使文词“追古”而不“循今”,他在《国粹学报》第二十二期上,发表文章,竟主张“学古当渐渍于古:先作论事理短篇,务使成章。取古人陈作,处处临摹,如仿书然,一字一句,必求其似;如此者,家信帐记,皆可摹古;然后稍记事,先取今事与古事类者,比而作之……如是,非十余年之专功不能到也。”在这种仿帖式的摹拟主张下,他批评韩愈等“八大家”的文章也“号为复古”而“全无古色”,责备韩愈文章“岂有一句似子长、扬雄耶?”(《湘绮楼论文》)由此可见,他的文学思想是一种守古不变的思想、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作这样的理论宣传,无疑是违背历史要求的。

王闿运1833~1916

近代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壬父,晚自号湘绮老人,湖南湘潭人。清咸丰举人,早年入曾国藩幕府,继从事讲学。光绪五年 (1879年) 经川督丁宝桢五次函约,被礼聘入川主持尊经书院,前后共9年。一反八股试帖,提倡经史实学,使衰颓的四川学风为之一振,培育出一代卓有成就的新人,杨锐、廖平、宋育仁、骆成骧等均出自其门下。回湘后任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山长。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国史馆馆长兼参政院参政。不满袁世凯称帝,辞职还乡研究学问。经学上治《诗》、《礼》、《春秋》,宗今文,文学上诗、骈文均以汉魏六朝为准,为晚清拟古派所推崇。著作有《春秋公羊传笺》、《庄子注》、《湘绮楼诗集·文集》、《湘绮楼日记》、《湘军志》,还编有 《八代诗选》。著作由门人辑为 《湘绮楼全书》。

王闿运1833~1916

字壬秋,晚号湘绮老人。湘潭人。早年肄业于长沙城南书院。1857年(咸丰七年) 举人。1859年赴京师会试落第,应肃顺聘,在其家教读。1862年(同治元年)入曾国藩幕,因所议多不合,即离去。此后专一从事教育。先后主讲成都遵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阳船山书院、江西大学堂等,前后得弟子数千人、有门生满天下之誉。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1914任清史馆馆长。生平著述甚丰。主要有:《湘军志》、《湘绮楼日记、诗集、文集》等,并辑有《八代诗选》、《唐代七言诗选》等数十种刊行于世。主纂有《湘潭县志》(光绪) 等名志。

王闿运1833—1916

诗人、学者。字任秋 (壬父),号湘绮。湘潭人。咸丰七年(1857) 举人。太平天国起义时,曾应肃顺聘请,在王邸教读。继入曾国藩幕,不久,便离开。一生以讲学为主,先主讲成都尊经书院,后为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山长。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国史馆馆长。他主要是治经学,也宗法公羊。诗文效法汉魏六朝,以稳健著称。晚年居长沙定王台,门人来问学者,络绎不绝。他的著作很多,有《湘绮楼诗集》、《湘绮楼文集》、《湘绮楼日记》、((湘绮楼笺启》、《湘军志》。并编有《八代诗选》。后门人辑其著作为《湘绮楼全书》。


王闿运1833—1916

清末学者、文学家。湘潭人。字壬秋,一字壬父,号湘绮。咸丰七年 (1857) 举人。初执教,后入曾国藩幕,参加镇压太平军。后讲学四川、湖南、江西,主讲成都尊经书院,又为长沙思贤讲舍、衡阳船山书院山长。光绪三十四年 (1908) 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讲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一生刻苦励学,寒暑无间,凡经、史、百家,无不诵读,笺、注、抄、校,日有定课,遇有心得,随笔记述。治经学著有《周易说》十一卷、《今古文尚书笺》三十卷、《周官笺》五卷、《礼记笺》 四十六卷、《礼经笺》十七卷、《春秋例表》三十八卷、《春秋公羊传笺》十一卷、《穀梁传笺》十一卷、《论语注》二卷、《尔雅集解注》十九卷,又 《楚辞释》十卷、《庄子注》二卷、《墨子注》十五卷,均传于世。

王闿运1833—1916

近代学者、文学家。字壬秋,一字壬父,晚号湘绮,世称湘绮老人。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自少笃志好学,遍治经史及百家之言。初受山东巡抚崇恩聘,来山东开馆授业。后入京师,就尚书肃顺聘。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曾参曾国藩军幕,因议谋不合,走依四川总督丁宝祯,主讲成都尊经书院。辞归后历主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等。后设馆授徒于湘绮楼中。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辛亥革命后,任国史馆馆长兼参政院参政。复辟论起,乃辞职以归故里。擅经学,治《诗》、《礼》、《春秋》,宗法公羊。亦以辞章见称。诗以模拟汉魏六朝为准则,缺乏现实内容,典雅而不清新,堆砌而乏情韵。文以记叙、议论见长,学综经史,论贯古今,抑扬开阖,委婉曲折,成就较高。有《春秋公羊传笺》等经学著作,《庄子注》等子书著作,以及《湘军志》等史学著作多种。此外有《文集》8卷,《诗集》14卷等。门人辑其著作为《湘绮楼全书》。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21: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