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环境经济学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环境经济学huanjing jingjixue

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20世纪70年代,随着全球性的资源危机与环境危机的出现而迅速发展起来。认为必须改革单纯以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经济发展成就的传统方法,因为它未包括人们在资源枯竭及环境污染方面所付出的代价;要把环境质量的恢复与改善作为经济发展成就的重要内容,使生产和消费的决策同生态学的要求协调一致;要研究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发展计划的方法,以保证生产的增长和环境投资的增长同步。而其总的任务是为探索建立一种既能充分利用、保护、提高自然生产力和环境自净能力,又能综合利用自然资源的多层次的社会经济模式,从而保证当前的经济发展能够既有利于提高近期经济效益,又有利于发挥长远的生态效益,即作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

环境经济学

经济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探索合理调节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基本规律,使经济活动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环境经济学environmental economics

运用经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活动和环境质量的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经济学的任务,是在于研究和探索合理调节人类经济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变换,妥善解决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间的矛盾。环境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
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人口等与环境问题的关系,以及环境计量的理论和方法等;
❷确定环境保护指标,并列入国民经济计划;
❸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合理组织;
❹运用经济手段管理环境,直接控制污染源;
❺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和经济损益分析,增强环境的价值观念。

环境经济学

环境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是经济学和环境科学的交叉学科。它的任务是探索合理调节人类经济活动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基本规律,使经济活动既符合经济规律,又符合自然生态平衡规律和物质循环规律,取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经济与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经济与环境是一个系统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关系。经济再生产过程不断地从自然界获取原材料等物质因素,同时又把各种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去。这种获取与排放,如果既能遵循经济规律,又能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物质循环规律,经济再生产过程与自然再生产过程之间就可以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然而现实情况是这种良性循环不但未能形成反而在全世界的绝大部分地方和不同的历史阶段上演化成经济与环境的严重抵触,造成发展的不可持续化。
1975年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鹿特丹召开了经济规划的生态对策讨论会,与会代表提出了环境经济规划问题; 1977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专家认为: 发展应符合环境的要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经过8年对人类环境发生种种变化的观察分析,总结了人类管理地球的经验,决定将“环境经济” 列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1981年 《环境状况报告》 第一项主题。与此同时,一大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工作者发表了一批颇有价值的环境经济著作,这表明环境经济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环境经济学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环保工作的重点是抓单项治理且以治理水污染为主。经过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单纯依靠技术治理 “三废” 已不能解决问题。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济教训的基础上,我国的经济学家和环境科学工作者开始把环境问题与经济问题联系起来,开展了环境经济学的研究。环境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环境经济学以 “可持续发展” 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在环境经济研究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资源有限性原则。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利用自然资源应该是有效的和有节制的,以确保资源的长期、持续利用。环境也是资源,是人类维持生命的基础,环境资源的价值也因其稀缺,而增值。因此,在推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时必须考虑环境资源的有限性及其合理利用,以最小的资源占有和消耗换取最佳的经济效益。
(2) 动态性原则。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也不例外。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是不同的。在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经济管理和环境管理的目标与措施也是不同的,不论是哪一种管理都是一种动态管理,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实行不同的目标和措施。
(3) 区域性原则。环境问题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世界各国因其社会制度、经济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地区差异,各国的环境经济问题也就必然有自己的特殊性。从国内看,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口密度有着明显的差异,因而研究我国的环境经济问题,不仅要考虑中国的特点,还要坚持从各地区的实际出发,充分注意各地区的区域特点,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和标准。
(4) 系统性原则。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环境——经济” 系统,该系统是由人类经济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在一定空间所形成的系统整体,其内部要素的结构与功能不仅具有环境与经济两个方面的特性,也反映了环境与经济要素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矛盾与统一的运动规律。环境经济学的研究要运用系统的理论、方法,从整体系统的观点去看待社会经济的发展,反对用片面、孤立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0/19 3:4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