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琥珀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琥珀

亦作育沛、虎魄、虎珀、兽魄。是松柏科植物埋藏地层中经久而成的化石树脂。外有裹皮,传说是松脂入地千年化成茯苓,再成琥珀(张华《博物志》 )。古籍所记琥珀产地有二,一是西南金沙江地区; 二是西域各国,先有《汉书》中的罽宾(卡散达),后有《魏略》和《后汉书》中的大秦,汉唐之间则盛传波斯产琥珀,此外还有呼似密和伏卢尼(拜占庭)等地。上述琥珀产地,伏卢尼和罽宾、波斯一样,不过是波罗的海和地中海西部西班牙、西西里所产琥珀东运的交易站。其流入中国的,多由波斯人转手,琥珀一词即由波斯语Ka-hruba而来。

琥珀Hupo

地质时代松柏等树脂形成的化石,成分是C10H16O,淡黄色、褐色或红褐色的固体,玻璃光泽,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性脆,燃烧时有香气,用毛皮摩擦带电。由于树脂很粘,有时常可粘住昆虫等小动物,被松脂包裹的昆虫如果再形成琥珀化石,成为有价值的装饰品,十分贵重。琥珀可用于制造琥珀酸和各种漆料。

琥珀

又称“遗玉”。经地质作用而已石化的松柏科植物的树脂。常产于煤层中。一般为黄或淡黄褐色。松脂或珍珠光泽。微透明至透明。硬度2—3,性脆。质佳者用作各种工艺和装饰品,质劣者作化工原料,并可入药。常包有古代昆虫遗骸,对古生物研究具有意义。

琥珀

松柏类树脂的化石。是一种有机物的混合物,含琥珀脂酸69.47%~87.3%、琥珀松香酸10.4%~14.93%、琥珀脂醇1.2%~8.3%、琥珀酸盐4.0%~4.6%、琥珀油1.6%~5.76%。化学成分C10H16O,非晶质,折射率约1.54,摩氏硬度2~3,密度1.08 g/cm3,加热至150℃变软,至250℃熔融。颜色以蜜黄为主,亦有少量呈橘红至棕色,透明至半透明。内部有时包含有千百万年前的植物叶片和种子,以及小动物如蚊子、蚂蚁等。琥珀是典型的有机宝石。中国琥珀的主要产地为辽宁抚顺的含煤层中,国外以欧洲波罗的海沿岸最著名。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8 7:5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