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百科知识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阳春白雪
类别 中文百科知识
释义

阳春白雪

❶词总集。南宋赵闻礼编。八卷,外集一卷。闻礼字立之,又字粹夫,号钓月。临濮人。著有《钓月轩词》。此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五卷,曰“赵粹夫编,取《草堂诗余》所遗,以及近人之词。”所说不确。此编收有《草堂诗余》已录之周美成、贺方回、苏东坡诸家,不得谓之“所遗”。原书沉湮已久,清初朱彝尊撰《词综》未见此书,乾隆间编纂《四库全书》亦未采录及此。道光中秦恩复始得一元钞本,咸丰二年(1853),南海伍氏又据秦刻本重雕,收入《粤雅堂丛书》中。全书所选凡二百余家,宋末江湖派词人之作,多萃于此。书中选词去取谨严,大抵以典雅为宗,绝无猥滥之作,故以“阳春白雪”名书,以示高雅。此书编次,殊无伦次。作家署名,或名或字,即已作亦或称赵闻礼,或称赵立之。更有张冠李戴者。有清嘉庆间《词学丛书》本,清吟阁刊本,景印委婉别藏本,以《丛书集成初编》本通行。
❷一名《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曲总集。元杨朝英选编。前集五卷,后集五卷,补遗一卷。朝英字淡斋,青城(今属山东)人。喜散曲,作品风格豪放。此编为元人散曲第一部选本,与宋赵闻礼所编同名词集无关。除卷首列当时所谓“大乐”十首(即宋金元名家词十首)外,余皆为元人散曲。编辑体例独特,非以作家为目,而以曲牌为目,下缀有关各家作品。突出元人散曲所用之曲调。计收录作者八十余家,小令四百六十三首,套数五十五套。“无论其内容有关一代民情政俗,为难得可贵,即体例之新奇、篇章之壮阔,亦考据家、词曲家寻常所不及料者。”(《弁言》)版本甚多,清藏书家黄丕烈共见八种本,曾精心校订,各附跋记。久欲以前后二集为主,而以重编残本多出者为补集,终未及成。清末徐氏随庵影刊,讹舛甚多。近人任中敏详加校订,编成补遗,刊入《散曲丛刊》,为现存最佳刊本。

阳春白雪

古琴曲,传说是春秋时代晋国音乐家师旷或齐国刘涓子所作。据我国刊行最早的琴曲集《神奇秘谱》所载,《阳春》为上卷宫调,《白雪》为中卷商调。题解说: “ 《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淡荡之意; 《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古代“阳春白雪”连称,被认为一曲。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是琵琶曲,即《阳春古曲》。据《李氏谱》所载,这首乐曲共分十一段,分段标题是春景阳和,锦园小憩,遍地花开,独占鳌头,风摆荷花,玉版参禅,道院琴声,一轮明月,车皋鹤鸣,铁策板声和尾声。《阳春白雪》是一首流传极广的优秀传统琵琶曲。它在流传演变中,经过不断调整编排,音乐结构更集中、更严谨,层次更清晰,有了更加鲜明的音乐形象。

阳春白雪

❶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著名歌曲。由于曲调难度很大,因此,能够演唱的人极少,能相和而歌者也极少。宋玉曾以此为例,指出 “是其曲弥高者,其和弥寡”。后世遂以 “阳春白雪” 比喻那些格调高雅、不易普及的文艺作品或不易为民众所理解的事物。
❷古琴曲。始于周代,属于楚调,世代流传。至唐代,高宗显庆三年 (658),太常寺官吕才将古琴曲加以修订,又将御制 《雪诗》填入琴曲,令下属乐人演唱。复将长孙无忌、许敬宗等人《和雪诗》 十六首亦入曲,作为送声,唱君诗,而和以臣诗。唐亡,其曲辞遂失传。
❸古琴曲。著录于明代朱权所编之琴曲集 《神奇秘谱》,相传为春秋时期晋国乐人师旷 (一说为齐人刘涓子) 所作。后世分为工曲,“阳春” 曲在《神奇秘谱》卷上《太古神品》,“白雪” 曲在卷中 《霞外神品》。据朱氏之解题称 “ 《阳春》 取万物知春,和风澹荡之意”; “《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该琴曲集流传至今,故今日仍得见《阳春》、《白雪》二琴曲之旧貌。

阳春白雪

❶词总集。南宋赵闻礼编。八卷,外集一卷。以南宋词家为主,收词600余首。有《词学丛书》本、《粤雅堂丛书》本、《宛委别藏》本。
❷散曲总集。全称《乐府新编阳春白雪》,元杨朝英选辑。十卷。入选元作家60余人、计小令492首、套数47套。搜罗丰富,较能反映元散曲真实面貌。有中华书局1957年今人隋树森校订本。

随便看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0-2025 o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9/29 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