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琴书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琴书说唱音乐艺术类别之一。其共同特征是以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此外,还分别加用其他民族乐器,如筝、三弦、坠胡、椰胡不等。琴书音乐清脆悦耳,亲切淳朴,优美动听,属曲牌体结构。山东琴书是其中影响较大的曲种,除山东本省外,华北及东北地区也多有演出活动。徐州琴书、北京琴书、四川扬琴、云南扬琴、贵州文琴等,也都可归入这一门类之中。 琴书曲艺曲种之一。一般用扬琴伴奏,唱说结合,以唱为主。有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北京琴书等。 琴书曲艺曲种。清乾隆嘉庆年间即已出现在山东曹州和河南商丘一带。早期称“小曲子”、“扬琴”、“山东扬琴”等,豫东农村也有称“清音”的。因过去行艺常以唱堂会为主,或曰“客厅戏”。1934年左右,著名琴书艺人邓九如(今河南范县人)在天津曾正式定名为“山东琴书”;而各路支派却沿用了徐州琴书、开州琴书、洛阳琴书等名称。琴书因流布地区及地方语言(语音、语调)之差异,又分出南、北、东三路。南路最早,流行鲁西南及河南大部分地区,特点是重声腔和咬字,不用花腔巧调,书目内容多为发人深省的愤世之作;东路流行济南以东,曲调婉转悠扬,优美动听,富有变化;北路系南路的继承与发展,流行鲁西北、鲁中及渤海湾一带,善用方言俚语,纯朴、诙谐,韵味十足。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