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琵琶襟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琵琶襟pípɑjīn也作“琵琶衿”。清代便服前襟的一种状如琵琶之襟式。大襟只掩至胸前,不到腋下;纽扣自大襟领口钉起到立边下方,排列较密。其制略如大襟,唯右襟下部被裁缺一截,形成曲襟。转角之处呈方形。流行于清代,初多用作行装,以便乘骑。后变成单纯的装饰,无实用意义。男女之服均可用此,以马褂及马甲采用为多。《红楼梦》第九十一回:“(宝蟾)穿了件片金边琵琶襟小紧身,上面系一条松花绿半新的汗巾。”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一一:“清明前后,肩坦卖食之辈,类皆俊秀少年,竞尚妆饰。每著蓝藕布衫,反纫钩边,缺其衽,谓之琵琶衿。”《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小子)身上穿着件月白棉绸小夹袄儿,上头罩着件蓝布琵琶襟的单紧身儿。” 琵琶襟紧身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