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璇玑玉衡 |
类别 | 中文百科知识 |
释义 | 138 璇玑玉衡“璇玑玉衡”一词源出《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由于记载简略,含义不明,自汉代以来有两种不同看法:一说是天象(北斗七星),一说是天文仪器。司马迁在《史记·天官书》上说:“北斗七星,”所谓“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晋书·天文志》说:“魁四星为璇玑,杓三星为玉衡。”而东汉马融等人认为璇玑玉衡是浑仪本身。宋苏颂认为是浑仪中的四游仪:绕极轴转的双重圆环为璇玑,圆环之中的窥管为玉衡。 璇玑玉衡出自古籍《尚书·舜典》,原文“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有两说:星象说(如北斗七星说)和仪器说(如浑仪前身说)。 璇玑玉衡《尚书·舜典》记有:“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对于“璇讥玉衡”,历来有两类不同的看法,一类认为是指星象,如司马迁以为是指北斗七星,也有人以为是指北极星。另一类认为是指天文仪器,用以观测天上七个发光体——日、月,和水、金、火、木、土五大行星。如郑玄解释为:“运动为玑,持正为衡,以玉为之,视其行度。”更有人具体地解释为浑仪,或四游仪。尽管认识不一,这个最早出现在齐鲁文化典籍上的名词,总是反映了古代天文学的知识,它是我国天文学史上必写的内容。 |
随便看 |
开放百科全书收录579518条英语、德语、日语等多语种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自由、开放的电子版国际百科全书。